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转变,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城市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国GDP比重持续提升,仅GDP百强城市的比重占全国高达85%。
一方面我们通过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及完善基础设施投入,保持经济强劲稳健发展,另一方面适当通过优化城市的区划,特别是对一些受制于发展空间限制的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近年来安徽省合肥通过“三分巢湖”、山东济南合并莱芜、长春吞并县级公主岭市等方式,达到了内在的优化,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目的,大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如今,济南、合肥经济体量进一步做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未来适当慎重推动行政区划,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有利路径,为此小编提出如下思考,供大家一起探讨。
济南
一、济南市
济南市,山东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是山东省域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也是国家批复的环渤海湾南翼中心城市和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
济南通过2021年整体吞并地级莱芜市以后,面积突破了一万平方公里,达到了10244.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了934万。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济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7.5亿元,人均GDP为12.8万元,经济总量低于青岛,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二位。
沿海省份,拥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内陆地区,下辖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都比较强,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
从近些年沿海省份发展来说,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形势,比如像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福建福州等等,这些城市在全省的经济占比持续提升。比如南京都市圈成功实现了跨省发展,是我国第一个批复的国家都市圈。
在面对沿海省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创新做法,山东支持济南发展壮大显而易见,特别是济南吞并莱芜,就是最好的说明。
不过从济南带动山东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辐射引领作用还不是很强,特别是面对青岛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为此继续拓展济南的发展空间依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为此建议:以济南原行政区区划为基础,再将淄博以及滨州南部地区并入济南显得尤为重要,合并之后,济南的辖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常住人口和经济总量将大幅提升,其中常住人口将突破一千万大关,达到1400万以上,GDP总量将接近17000亿元。
区划之后,济南经济总量和人口将超过青岛,位居全省第一位。从信心上说,有了省会城市的底气,另一方面重新修订发展规划,有利于推动了济南综合实力的继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的发展并没有从本质上影响青岛的发展,未来山东将全方位开启“双子星”时代。
淄博
琅琊市(临沂市)
临沂市,位于山东南部,是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鲁南经济圈重要成员城市,同时也是渤海湾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
临沂常住人口1102万,是全省常住人口第一大市,2022年临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8.5亿元,人均GDP为5.2万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人均第14位。
由于临沂位于沂蒙山地区,受地形影响,一直是山东经济的低洼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是很高,即便在全国来说发展水平也不高。
临沂
从临沂常住人口、物流商贸以及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来看,经济集聚优势正在凸显,这也让苏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徐州感到不少压力。
另外,与临沂相邻的沿海城市日照,从目前发展来看综合经济实力并不算很强,这来自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日照面积不大,仅有5358.57平方公里,偏居山东东南一角;二是日照的常住人口不多,仅有297万人口,全省倒数第三;三是日照所在淮海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
为此建议:临沂“合并”日照,改名“琅琊市”,实现同城发展,支持临沂建设成为海洋城市,而日照城区将成为未来临沂重点发展的新区。
同时支持临沂晋级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并与济南、青岛一道,打造山东“大三角”经济圈。
烟台
烟台市
烟台作为山东北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一直都不错,但另一方面来说,烟台也是一个“憋屈”的城市,被青岛和济南压制,如果在其他省必将是仅次于省会副中心城市。
建议将威海划入烟台,推动烟台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引领山东发展的“三驾马车”,全面缩小与青岛之间的发展差距。
东营
渤海市
新设立渤海市,以原东营市和滨州市大部分地区为区划,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600万,成为山东的中等规模人口城市。
区划调整后,修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现东营与滨州同城一体化发展,以2022年经济数据计算,新设立的“渤海”市经济总量接近7000亿元,成为山东东北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彻底解决了山东部分人口小市的发展“瓶颈”问题。
最后,保持山东其他地级市行政区划不变,形成山东12个地级市“竞相发展”的格局,进一步缩小与广东、江苏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