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奇茹
欧洲东部国家摩尔多瓦,一批AI(人工智能)诊疗设备和软件几个月前抵达,正通过精准筛查为当地居民降低肺结核传染率和死亡率。这些设备和软件,来自一家北京独角兽企业——推想医疗。
北京市海淀医院放射科执行主任李大胜在使用推想医疗肺结节辅助筛查软件。
不光会跑,还会飞,神奇的独角兽,是高科技、高成长、高估值企业的代名词。这个被风险投资家创造出的概念,如今不仅是公众耳熟能详的热词,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风向标。
诺奖大师门徒休学追梦
15岁离开父母到新加坡上高中,26岁放弃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创业,推想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宽,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
“悬壶济世”的种子,在他年幼时就已经埋下。头发花白的舅公骑着白马,带着简陋的医疗仪器,奔走于粤西乡间泥泞小路为村民问诊的身影,是他童年的深刻记忆,并无形中影响着他未来的人生抉择。
2014年底的一天,在美求学多年的陈宽从公寓28层望向窗外的密歇根湖,脑海中一个念头挥之不去——“我已经在学校里写了20年的作业,是时候做点对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事了。”
那一年,AlphaGo还未上演围棋人机大战中碾压性的胜利,但人工智能的暗流涌动已经让很多创业者跃跃欲试。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陈宽对计算机科学并不陌生,攻读经济和金融双博士期间,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金融现象。
陈宽(右一)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和金融双博士学位期间。老师赫克曼是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左二)
不想错过机会的紧迫感,希望用AI改变传统医疗行业的渴望,最终让陈宽决定回国追梦。自此,美国华尔街少了一位金融精英,而中国则多了一家立志用AI打破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造福更多患者的科技公司。
“如果有心里非常想做的事情,你就应该去追逐它。”带着导师的祝福,陈宽踏上了归国之路。
创业多舛从启程时就已显露冰山一角。当陈宽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准备登机时,起初约定一起回国创业的朋友们纷纷临时变卦,一个都没有出现。
即便如此,孤身上路的陈宽,挑战不确定未来的决心也没有丝毫动摇。2015年,在北京浓厚创业氛围的吸引下,陈宽选择将公司“安家”在北京,在中关村留创园开始了推想的奔跑之路。
背包创客敲开智能诊疗大门
在中国,肺癌是恶性肿瘤第一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世界肺癌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肺癌早期症状的隐匿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何帮助更多医生练就“火眼金睛”?这是推想在AI医疗赛道的重要切入点。
一个人、一只背包,陈宽在2015年初开启了“背包创客”的疯狂节奏。他一连数月在全国各地奔波,寻找对智能诊断技术有兴趣的医院。“你的产品真能帮医生做诊断吗?那还要我们这些医生做什么?”一开始,不少人都把他当成了骗子。
一次,跑了一整天的业务,陈宽独自一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吃火锅。他一边吃,一边时不时盯着旁边板凳上的背包,“那里面的电脑是我当时的全部家当,如果它丢了,推想也就丢了。”
连跑四十多家医院后,陈宽终于说服了第一家合作伙伴——某省级人民医院。他索性带着团队直接租住在医院外的破旧居民楼里,潜心训练出了推想第一个可用于CT影像精准识别的AI模型。
资金窘迫,几乎是所有独角兽创业之初的生存考验。推想医疗创业团队的早期运转,仅靠陈宽创业前的个人积蓄支撑。2016年,崭露头角的推想医疗终于迎来天使轮融资。时至今日,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中关村并购母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
推想医疗AI-4D胸部智能可视化解决方案在术中应用。
疫情考验中加速奔跑
充足的资本供给为创业者助力续航,而梦想最终要想照进现实,关键还要能自我“造血”。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智能诊疗等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类应对这场空前挑战的重要助力。
疫情之前,推想和武汉同济医院正在进行针对肺结节、肺结核的相关科研。当新冠肺炎患者大批涌入,发热门诊超负荷运转,患者交叉感染风险巨大,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患者的数据、信息。
联合创始人王少康创业初期与武汉同济医院共同探索AI技术与产品可行性。
“利用AI产品快速找到潜在的新冠肺炎患者、降低医生工作压力、缩短报告解读周期成为大型医院的紧迫需求,AI的价值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放大。”陈宽回忆。
从除夕夜开始,推想团队一刻不停地展开针对新冠肺炎的AI产品研发,短短一周就成功应用到武汉战疫一线,将医生对患者CT影像的诊断时间由10到15分钟,缩减到2到3分钟。随后,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CT影像结果成为了“临床诊断病例”的判定依据,推想的肺炎智能辅助筛查和疫情监测系统陆续进入多家医院。
借助AI技术,陈宽年少时种下的“悬壶济世”梦想,照进了基层医院——仅在福建三明市通过移动CT加人工智能的方式完成的基层肺癌筛查,就实现了200多例肺癌患者的早期发现。
推想医疗驰援国际抗疫,海外医生为中国企业点赞。
“想不到,像我们这样小小的企业,也能获得北京市级重要科研项目的支持。” 推想医疗副总裁陈炳澍回忆。2018年,这家当时成立仅2年多的年轻公司,就获得了市科委支持的“慢阻肺及肺结节”科研项目支持,项目规模达400万元。眼下,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公司已与北京胸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结对子”,技术产品加速在医疗场景中落地。
近8年磨砺,推想已经成长为一只业务遍布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全球四大医疗市场的AI医疗独角兽,为近20个国家的1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重大疾病的AI辅助诊断服务。
“推想很幸运,恰好处于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双发动机’的方向上,踩上了与未来产业方向一致的东风。在这样的赛道上,会有更多踏实做事、勇于创新的企业起飞。”陈炳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