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漫评 | 农科院产品也“翻车”?靠谱才是必杀技
文 | 默 达
大到一袋燕麦、一箱蜜薯,小到一杯酸奶、一包辣条……近年来,一系列标明“某某高校、农科院研发”的特色食品备受推崇,然而也有部分商家浑水摸鱼,傍着“名校招牌”开假店卖假货。
农科院产品受追捧反映出消费观念的转变,部分消费者从单纯地看名牌、看价格,转为拥抱小众特色产品,追求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但如果“高营养”“零添加”“新科技”噱头泛滥缺乏监督,对市场秩序和消费信心的破坏恐怕更为严重。
从部分“翻车”案例中不难发现,涉事企业也并非全是无中生有,而是揪住一点关联就“钻空子”“打擦边球”,例如有的涉及投资赞助,有的属于专利转让,有的使用了高校开发的新品种作为原材料,还有的则是教授私人办厂加工。
目前,并没有明文限制高校和农科院参与食品领域的广告宣传,但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广告主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业人士的名义作推荐、证明时也应慎重,做到不夸大、不绝对。对此,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也期待市场监管部门出手整治“傍名校”行为。总之,无论有无“农科院”的光环,都要用质量说话,莫让消费者的期待落了空。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