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国/文 当前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在加剧,不要轻易做预测,更不要轻易相信预测。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我们需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牢牢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关键变量,才能更好洞察趋势,发掘其中蕴含的新机会。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承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尽管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约28.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但目前,这种增长主要还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
在宏观经济运行领域,我们通常关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整体来看,目前压力最大的应该要属就业问题,特别是青年人就业难的问题。
青年人就业困境的产生,既有短期原因,又有中长期原因。短期原因主要以疫情冲击、经济增速回落等周期性因素为主;中长期原因则主要源自结构性错配,整个劳动力市场都面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占比上升VS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与数字化服务VS技能不匹配”的叠加冲击。
在经济寒冬之中,企业确实有必要不断强化竞争优势、重塑核心业务,并因此而不得不优化甚至减少工作岗位。但与此同时,企业不妨在原有核心业务基础上,大胆尝试开拓新市场、满足新需求。这不但将有助于企业打造未来增长新引擎,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青年失业率。
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
近期,广义(M2)与狭义货币(M1)开始出现持续背离。这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在再次面对“拼经济与高质量”的权衡。
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核心动力,依次递进地表现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由此,社会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大阶段。
其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要素驱动阶段,中国、过去的日韩处于投资驱动阶段,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属于创新驱动阶段,欧洲国家则更接近于财富驱动阶段。
伴随着全球化减速、城市化接近尾声、人口见顶、老龄化社会加速演进,现如今的中国经济环境,不得不面临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剧烈转型。
而为了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中国经济也必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正在到来。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先进的高端制造业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的高水平服务业,有望形成突出竞争优势,成为未来产业舞台上的主角。
那么,面对激烈的产业竞争,企业到底该如何有效创新驱动发展?
如下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较高级的需求条件、较复杂的生产要素、强有力的相关支持产业以及高效率的企业运营。
重视科技革命与创新驱动
一般而言,产业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顺序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逐步出现农业与制造业比重的先后下降,服务业比重的持续上升。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上,德国模式尤其值得我们重点借鉴参考。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制造强国,就整体制造业就业(企业层面)而言,德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6倍以上。就狭义制造业就业(产线层面)而言,德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20倍以上。然而,德国制造业就业总人数却仅有560万,服务业就业总人数则超过3300万。
这说明,制造业转型升级本身其实并不会创造出更多的直接就业机会,但会间接实现服务业的高度繁荣,从而在第三产业创造更多高收入岗位,容纳更多就业人员,增进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归根结底,人类跨越经济长周期的根本动力,离不开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而每一轮科技革命与创新驱动,都意味着基本范式的彻底革新,并各自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影响与转变。
从基本范式上看,每一轮科技革命基本都可以归结为交通方式、能源系统或者通讯技术的重大变革,这种“交通-能源-通信”矩阵也提醒我们所有人,必须高度重视新基建和碳中和的价值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助力中国第一次成为真正的参与者,甚至在某些局部领域成为引领者。
从时代特征上看,数字经济与生物科技正在对生产要素和人类自身带来深远影响。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没有边界之分,每个产业和生产关系都可能被重新定义。在生物科技时代,人生百岁不是梦,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也将有望实现飞速提升。
(作者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