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到千万级企业,武陟小伙用“小面筋”撬动大产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张兵月
小小竹签上,面筋飘来香。走进武陟县大虹桥乡西小虹村面筋加工车间,现场食品加工师傅们洗面筋、穿面筋忙得不可开交。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创业梦。”今年31岁的河南麦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喜亚,一边带领记者参观新厂房,一边讲述自己从“小面筋”里发掘出的大梦想。
创业之初,王喜亚选择的创业项目是他上学时爱吃的烤鸭肠。“在外漂泊的那段日子,最令我怀念的还是上大学时校门口那家烤鸭肠,我想这样的美食应该会有很多人喜爱,如果加上营销、包装,它会成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王喜亚说。
2013年,王喜亚拿着家里仅有的1万元钱去学习“烤鸭肠”。学成回来,他对“烤鸭肠”进行了技术改良后开了小吃摊。随后,他“北漂”时积累的互联网营销的经验派上了用场,通过朋友圈营销,他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并建立了喜鸭肠品牌,在全国有1000多个合作商、100多家加盟店,挣下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受原材料涨价等影响,他的烤鸭肠很快遭遇到了发展瓶颈。与此同时,他的朋友郑文东的烤面筋摊儿也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二人一拍即合,决定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强筋小麦是做面筋的最好原料,我要是在老家这儿做面筋,还愁把握不住原材料?”王喜亚说。他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的家乡大虹桥乡每年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很适合发展小麦深加工产业。此外,该乡境内迎宾路延伸段纵贯南北,新洛路穿境而过,尽占焦作南大门的“地利”之便。选好原材料后,王喜亚开了一家面筋作坊。
“市场上常见的‘大面筋’,大多是5元两串。”王喜亚介绍:“根据目前面筋市场及消费者的习惯,那就做"小面筋",10元1份,每份30根,没想到一做就火了。”
“质量、价格、服务是受到顾客喜爱的基础。”王喜亚说,回乡创业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扶持,也是必要的保障。在王喜亚的加工作坊升级企业的过程中,大虹桥乡指派专人接洽对接,为其争取上级创业资金200万,半年时间,帮助他的“作坊”成功升级为“企业”。
目前,王喜亚在全国23个省市都有自己的代理商,带动周边近30名自主创业者自发建设了几十座面筋加工作坊,给10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有附近村里上了年纪的脱贫户、低保户和残疾人等。“每个月能拿三千块钱,也不耽误下班回家干农活,感觉生活特别充实。”在面筋厂工作的村民王森说。
“今年我们面筋厂预计年产量500吨,销售额突破2000万。下一步,我们将挖掘和利用好本土特色,逐步实现工业化、智能化生产,创新‘互联网+经营模式’,在淘宝店铺、抖音橱窗等方面拓宽渠道吸引顾客,让‘小面筋’更有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创业、就业。”王喜亚说。
近年来,大虹桥乡着力加强乡村振兴产业建设,一方面对辖区内有能力、有实力、有动力发展的企业“大开绿灯”:缺资金的批拨产业扶持资金,缺技术的请专家指导,同时精简办事流程,探索“乡村振兴+服务”新模式,以优质服务为产业振兴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该乡联合企业设立更多就业岗位引领群众致富,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乡党委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抢抓新机遇,培育新优势,争取把“小面筋”做成响当当的本土品牌,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