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
2022年,苏州有26家民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居全省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这片热土上崛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从“微不足道”到“三足鼎立”再到“半壁江山”的历史腾跃。进入新时代,在“双碳”战略下,社会对于自然环境保护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消费者也日益关注企业产品的绿色特性。3月8日,波司登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携手启动《迈向净零排放:羽绒服行业高质量低碳转型路径研究》重点项目,充分体现出苏州民企及时调整和控制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之度,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并进。
走进这些诞生于长江边、崛起于长江边、壮大于长江边的“地标性”民企,记者蓦然发现,他们在时代大潮中几经浮沉、砥砺前行的成长史,正是“姑苏繁华图”变身“工业第一城”这部辉煌史诗中的重要一章。
“孤岛”突围战和“创新无边界”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每天迎来新的太阳。开放创新,是“长江之歌”的主基调。创新无边界,一个企业只有打赢“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管理孤岛”等的突围战,才有可能力挫群雄打进500强。
张家港市永联村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从39年前村里贷款30万元办起的轧钢小作坊,到如今江南最大的建筑钢材、工业用材生产基地之一,写下了“轧钢富村”的传奇。让铁块变“黄金”最大的“秘诀”是不断创新。上世纪90年代,一心求发展的永钢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自行改造、调试,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开坯、轧钢一火成材生产线。此后,又实现了大小规格通吃、棒线材轮换生产,不但开了同一条轧钢生产线棒线材混产的先河,而且单线产量打破全国纪录,获得原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轰动业界,从此开启了飞速发展的新征程。
从开始仅有8台缝纫机的小作坊、村办企业,到一步步成长为如今全球领先的羽绒服专家、纺织服装行业领军企业,“畅销全球72国”的波司登向世界证明,中国品牌也能创造中高端精品,而且引领全球消费趋势。从率先发起防寒服绿色环保变革、联合研发纳米抗菌变革技术,到首次将航空材料技术以及中国北斗定位系统应用于服装领域,再到开创新一代轻薄羽绒服,波司登对创新的追求深入血脉,在一次次“率先”“开创”里,持续推动羽绒服行业突破性变革。
1989年,昆山一家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在副校长、数学老师宋郑还的带领下,经过34年的创新发展,成为好孩子集团——全球最大的耐用儿童用品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孕婴童产品全渠道零售商。目前,好孩子在全球拥有8大研发中心、600多名研发人员,每年推出新产品500余款,累计获得专利11800项,比全球竞争对手前5名加起来的总和还要高出一截。
“从0到1”,关键在于点上寻求突破;“从1到2、到3……”,关键在于线上纵向延伸;“从1到A、从2到B……”,关键在于面上横向拓展;“从二维到三维”,最终形成“创新联合体”。这些民企的发展历程深刻证明:通过快速地由点、到线、到体的反复创新,业内还没来得及复制模仿,自身就已经壮大得让对手很难追赶和超越。
绿色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一直存在着博弈。比如说,港口既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主要耗能单位和污染源头。
在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阳鸿石化依托特殊的地理优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甲醇仓储基地,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仓储企业之一。作为液体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阳鸿石化的一举一动关乎“长江大保护”的全局。行走阳鸿石化码头前沿,一个白色的方形污水处理箱格外醒目,它将码头平台表面初期雨水和清洗废水集中收集起来,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重新回用于码头堆场喷淋抑尘、机械车辆冲洗、绿化灌溉等,回用率达100%。在库区、码头投建多套油气回收系统,既减少大量有机废气的排放,回收的油品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重建废水处理装置,实现中水100%回用,成为太仓港第一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液货码头;投入巨资将原拱顶罐改造为内浮顶储罐,可减少70%的VOCs排放量,降低物料损失,提高收入。多年来,公司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环保整治的重点行业之一。
近年来,永钢集团累计投入近60亿元,从水、气、声、渣等方面,高标准推进环保深度治理,完成所有烧结机机头烟气的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成为江苏省内第一家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节能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
绿色发展不仅体现在发展驱动下的自身变革,还体现在社会责任的自觉自为。波司登的脚步走得更远。波司登已先后出资入股江苏永辉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江苏宏远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迈出了跨界环保的新步伐。在着力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逐步实现绿色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波司登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携手启动“迈向净零排放”重点项目,将共同探索羽绒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
“智造数转”抢抓“下一个时代”
前天,数字苏州建设工作推进大会召开,苏州的目标是建设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打造更多具有苏州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苏州民企的特质是敢为人先,因此,拥抱数字化的春天自然也来得更早一些。
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早在2018年就提出智能制造五年规划,强化“用数字说话”的理念,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发挥大数据、算法模型作用,实现产品研发模拟化、生产操作集约化、生产岗位无人化、生产调度智能化,全面推动企业生产现代化转型升级。“沙钢对‘智改数转’的投入不设上限,从资金上来保证项目的推进和落地。”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表示。依托在钢铁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沙钢成立江苏沙钢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工业企业输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制造”服务方案,同时为城市提供智慧安防、智慧环境、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金融等综合性解决方案,加速布局大数据产业,迸发传统工业制造业转“新”升级的强劲动能。
20年前启动信息化建设,10年前开始构建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平台,5年前选择智慧上云,创立至今,波司登一直坚定地寻找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法。在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高德康看来,波司登作为行业头部品牌,有责任为行业创新率先投入、大胆探索。走进波司登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化模板机和机器人“操作工”基本承担了羽绒服制作、入库和拣货等工作流程。2019年开始,波司登加速数字化改造步伐,有效解决了传统服装企业“结构性缺货”的难题,疏通与消费者真实需求动态匹配的“堵点”。波司登还通过大数据精准描绘顾客画像,提供更优质的消费服务和场景化体验。
“智造数转”加速了企业生产的颠覆性变革,也为企业抢抓“下一个时代”带来了全域解法。在经受产业逻辑变革考验的同时,苏州民企正在积极推动数字化从前端销售到后端制造的全链渗透,撬动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和服务再造,驱动品牌活力全面迸发。
(“我家住在长江边”报道组记者 顾志敏 朱新国 占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