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巨头持续布局的背后
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动工现场
大亚湾石化区局部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 通讯员惠宣
惠州重磅石化项目迎来全新历史时刻。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以下简称中海壳牌三期项目)本月19日在大亚湾石化区正式开工,拟建设的乙烯裂解装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裂解装置之一,项目还将建设世界级规模的聚烯烃装置和高端聚醚多元醇装置,并在亚洲及国内首次引进生产α-烯烃、合成醇和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新技术。届时将为惠州发展石化新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贡献重要力量。
继续布局惠州有何深远考量?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哪些?该项目将在未来的资源整合方面发挥什么作用?与国内其他乙烯项目相比,三期项目具有哪些优势,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带着这些问题,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裁唐令力等相关人士,对这些疑问进行了一一揭秘。
广东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
在中海壳牌一期、二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于惠州深耕近20年的中国海油、壳牌集团再度携手共同投资建设三期项目。中海壳牌三期项目总用地规模约314.12公顷,预计总投资521亿元,由中国海油和壳牌集团按50%的股比合资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中海壳牌乙烯产能将达到380万吨/年,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100多万吨石化产品,满足国内紧俏石化产品的需求,在产能提高的基础上推动石化区内的生态可持续性,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
“中海壳牌的成功得益于股东双方的强强联手和优势互补,更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于继续布局三期项目,在唐令力看来,基于公司一期和二期项目的优质运营、对中国市场前景的信心,企业与政府共同打造的良性生态圈以及惠州服务效能的显著提高、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国海油和壳牌再度携手投资建设三期项目。他告诉本报记者,从2000年股东双方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到2016年二期项目再度牵手,再到2023年三期项目开工,短短二十多年时间,伴随着惠州腾飞,传承股东双方“优秀基因”的中海壳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在运行的最大的单体乙烯工厂之一。作为首家落户大亚湾石化区的企业,中海壳牌充分发挥“榕树效应”和大项目的带动优势,吸引了10多家优质的隔墙客户落户大亚湾石化园区。
“壳牌与中国海油建立了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广东拥有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壳牌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全球下游和清洁能源业务总裁海博表示。
挖潜改造 有效减少进口依赖
2019年2月,三期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数年时间,在国家部委、省市各级领导、大亚湾当地政府、股东双方及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三期项目历经转规、核准、实施协议和投资协议签署、专利选择、工艺包编制和总体设计等重要阶段和节点,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稳步向前推进。
对于三期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唐令力表示,三期项目以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为核心,将建设包括64.5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等18套化工装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那么,与一期和二期工厂相比,三期所采用的技术有哪些特点?该项目将在未来的资源整合方面发挥什么作用?唐令力透露, 三期项目引入多个在亚洲和国内首次应用的工艺技术,各工艺装置能耗指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优化项目范围、大型压缩机组电气化、使用低碳燃料等,实现项目总体二氧化碳减排,推动可再生绿色能源电力的利用,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
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对现有化工、炼油一二期项目挖潜改造、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炼化一体化程度,发挥已有的各方面优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力。三期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差异性、高竞争力、高品质等特点,将减少中国市场对高性能茂金属聚烯烃、高端聚醚多元醇、高碳烯烃聚合单体、高碳醇和高品质润滑油添加剂等产品的进口依赖。
惠州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的目标定位和建设“3+7”产业园的深远布局,可通过中海壳牌优质稳定的产品供应和高水平客户服务,吸引更多下游客户就近落户,如惠东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等。
差异化生产 技术优势转换成市场效益
与国内其他乙烯项目相比,三期项目具有哪些优势,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唐令力认为,中海壳牌是中国海油和壳牌集团的合资企业,已在华南地区深耕20年,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粤港澳大湾区,这里亦是化工产品消费的主要地之一。近30%的原料来自大亚湾石化区的隔墙供应客户,液体产品在园区内的就地转化率近50%,可最大化节省物流费用,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企业效益。
在规模和技术方面,三期建成后中海壳牌乙烯产能将达到380万吨/年,成为国内最大的乙烯生产企业之一,规模效益显著。与现有化工、炼油一二期项目优化整合,可进一步提高炼化一体化程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乙烯产能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此将利用壳牌先进技术,对已有产品做差异化生产,同时引进新的产品工艺生产新的产品,填补囯内生产空白,将技术优势转换成市场效益;利用一期、二期及三期的协同优势与效应,从原料加工到产品销售的统筹优化及改造,减少投资费用,降低成本;创新销售模式,引进厂库销售、竞价、换货等多元化的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