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开放后为什么经济还是没有太大起色?
因为疫情只是经济严峻的加速剂,并不是根源。
中国今天经济发展困难和贸易战有关系,和美国加息有关系和疫情也有关系。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因为长期贷款驱动经济,造成民间和官方以及企业债务攀升,而新的经济增长点找不到创新艰难,产业升级前景不明确造成的。众所周知,过去10多年,中国居民部门负债率迅速攀升。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22年年初,我国居民负债率从不足18%上升至53.2%,10年间共上升35.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末,我国居民杠杆率为62.1%。而2022年,我国负债总人口是7.8亿,除去老人和小孩80%的人口具备负债。同比美国是65%的成年人口具备负债,将美国老人除外,中美两国的居民负债人口比率是相等的。从一个爱储蓄,具备忧患意识的民族到朝向世界消费民族,我们国家的人民只用了15年时间!而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房贷。房贷是长期贷款,目前全国有接近60万亿居民房贷。如果不是因为将房子绑定了结婚,生子,读书,根本不可能形成现在的局面。
正因为长期的房贷占据中国居民收入太多,每个月有很大一笔收入要偿还房贷,造成了全民无力消费的局面。前些年网贷卡贷兴起只是推迟了这一个过程的发生。因为人们好借钱消费,可以稍微缓解这个过程。但是当网贷卡贷达到极限后,必然发生无力消费的局面。恰恰这个时候碰上了疫情,让很多家庭无法赚钱只能吃积蓄和借贷生活。而这个极限时间就是3年。其实不放开,经济也不会有起色,人民的钱被各种情况给榨干了。即使今天恢复了疫情,手中没钱怎么消费?没有消费,厂家的产品卖不出去,各种服务也卖不出去。连基本消费品的消费都无法扩张。
其次,这3年,叠加了个重要事件就是美国加息外加中美贸易战。美国加息造成全球流动性下降,势必造成全球工业品需求增速下降,我国的外贸还在增长,但是速率已经明显降低了。因为现代工厂生产效率都是很高的,只需要少许工厂就能满足大量人口需求。如果全球需求不同步增大,那么势必会造成工厂内卷。这些工厂由于关税原因,逐渐撤出中国,刚开始还可以通过人工调节,转口贸易稍微增加点成本来解决,但是时间一长,这些工厂这么做不划算。必然大量从中国撤退。大量的中国劳动力的工作岗位被越南,印度,东盟,墨西哥这些国家给抢走了。再叠加1180万大学生,今年失业是如此猛烈。
全民消费乏力造成了今年汽车连续降价打价格战,房产市场销量不行,土地卖不出去,地方政府也没钱。地方政府没钱,那么各类市政工程,基建工程上马数量就会明显减少。雇佣基建工人数量会大幅度减少。钢材,水泥,建材,机械工程设备销量都会减少,价格也会下跌,这对生产这些的厂商是再次重击,必然降薪裁员。这再次加重了失业。
本来全民就因为巨额负债而没钱消费,又反馈到生产厂商降薪裁员,这个多米诺骨牌一个个跌倒。内部本来就负债累累,外部又一直再起冲突,外加天灾3年,怎么可能经济有起色。假如只是负债高,打贸易战,没有疫情,其实中国经济还可以拖一些年,恰恰这3年,很多很多商铺厂家都是吊着一口气,即使开放了,那口回魂的气力也没了
其实这还远没到最差时刻,因为中美脱钩还在持续,台资工厂还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出口前20的生产厂商,台资占据超过1半。如果台资继续撤离,那么市场会涌入数百万的壮年劳动力。消费会更加低迷,恶性循环还会加重。如果中国经济能找到新的创新点,这些也不是问题。大量藏在银行里的驼子会蜂拥而出。不需要表内贷款就会有各种直接融资激活经济。如果产业升级已经完成也不会出现现在的情况,而产业升级还在路上。行百半九十,前途多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