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2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第十二届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亚太区医学和生物工程大会同期召开。
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东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承办。4100余名产、学、研、医、管等各界人士注册参会,汇集新的理念、激发创新灵感,为基础研究寻找新的方向,为研究成果寻找转化路径。
新领域新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引领未来
“如今,医学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纳米医学、再生医学与干细胞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新发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发表欢迎致辞。他介绍自2017年创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已成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品牌学术会议。他希望大会秉承“医工融合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题,为研究者、工程师、临床医生、医疗器械企业家以及青年学者和学生创造思想碰撞的机遇,提供新知识、汇集新理念、激发创新思维,为基础研究寻找新的方向,为研究成果寻找转化路径,从而强化创新引领,推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自1959年在巴黎成立,如今已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这也就意味着在健康领域有着多样性。”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主席Ratko MAGJAREVIĆ为当今中国的飞速发展而感到惊讶,在与中国交流的20年来,他亲眼看到了中国在生物医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贡献了很多成果。生物医学工程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之一,希望学会能继续开展创新研究,为人类健康福祉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密集活跃,空前活跃,科学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医工融合力量在临床价值上进一步凸显。”国家药监局器械注册司司长吕玲在致辞时表示,大会聚焦生物医学关键技术,探讨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趋势,推进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致力于将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临床,这对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药监局将继续提升监管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加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监管科学研究,实实在在助力医药新科技转化为新产品,转化为生产力。
“医疗器械具有刚性需求属性,资金、人才、平台的投入,缺一不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秘书长池慧表示,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需要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保持高水平、持续的投入,也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平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在骤增,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更精细化分析人们的需求,来选择产品和研发方向。”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腾飞是从现在这一时期才开始加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广志举例, 21世纪初,中国医疗器械只有170多亿产值,而这一数字在去年达到了万亿水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也呈现阶梯状,得益于国家政策,“十一五”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十二五”中端医疗器械制造得到发展;“十三五”中高端器械蓬勃发展,“相信随着产业链的完善,产品可靠性、成本得到保障,‘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逐渐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
深融合深交流,顶尖学者建言医疗器械领域
202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的主旨报告,精彩纷呈。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Thomas C. Sudhof教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tefan W. Hell教授、2022年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卢煜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胡盛寿、房建成、赵振堂,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汪立宏等学者,以专家和大家的视角阐明己见。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逐。”中国工程院院士房建成坦言,中国高端医疗装高度依赖进口,只有医学+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医疗装备的变革,医工结合是发展高端医疗装备的必由之路。他表示,近几十年医学装备检测装备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在未来,能否实现人体功能信息的精准检测?这也是他不懈努力的方向,如用器官产生的磁信号判断功能信息是否异常,或许有助于帮助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提高手术的准确性。
“全球医疗器械前十大公司拥有84.2%的市场份额,而这其中没有中国企业上榜。”面对统计数据,胡盛寿院士指出,中国市场对医疗器械需求巨大,但自主原创能力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既有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制约,也有多主体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不够成熟,更有市场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中国医疗器械研发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医工融合,深融真融,培养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让年轻学者看到我们国家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为此努力,早日迎来原创医疗器械闪光的那天。”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医疗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家居机器人也迎来新的发展风口。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杨广中教授提到,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产业面临新机遇。以神经介入手术为例,人脑构造的精细和复杂是神经介入手术的最大挑战。长期以来,各界一直在探索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神经介入手术进行更精准、安全的操作,相关领域的手术机器人也应运而生。“目前医疗机器人仍面临着微型化、精准性能、狭小空间灵巧结构设计、良好生物相容性材料发掘、多模态智能感知和人-机协同智能系统的开发等挑战,解决这些挑战有望使微型机器人拥有更好的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