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尽政策红利的黄埔知识城 为什么被叫鬼城?
广州那么多城郊片区,论享受的政策红利,除了南沙,就是黄埔知识城。
含着中新国家合作区的金汤匙出生,知识城俨然就是一个小卫星城,现代城市化样貌和配套追赶科学城和天河。
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型商超圈、中小学名校和国际化学校、三甲医院……基本一线大城市具备的城市配套,知识城其实都不缺。
甚至当初14号线和知识城支线没互通的情况之下,知识城还能独立一条地铁支线自己城内通行,不可谓不财大气粗。
2021年市场疯狂的时候,小小的知识城房价直接从2万+飙到了3万+,片区地块一推出就是疯抢,标出了2.7万/平的地王地价,追平当时的房价。
但就是这样一个片区,现在竟被居民叫“鬼城”。黄埔知识城会和南沙一样,什么都好,就是吸引不了人才吗?
规划人口54万 现人口不到18万
知识城早前规划总人口54万人,规划范围1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60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建设用地约6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占55%。后续知识城扩容,将长岭街道纳入版图。
10多年过去,知识城吸纳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有官媒报道,知识城目前人口35万,但来源不明确。而搜到的最准确数据来源于2021年的七普人口调查。知识城(龙湖街+九佛街+新龙镇)常住人口为13.07万人,对比2010年的9.33万人,知识城十年仅仅增加了3.74万人!
按照扩容后计算,目前知识城其所辖四个街道(长岭街 4.62万、新龙镇 4.2万、龙湖街 6.74万、九佛街 2.13万)的总人口为 17.69万,约为规划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显而易见,人口流入量远未达标。
距离天河50公里 通勤硬伤
知识城为什么难以吸引人才流入?地理位置过于偏远是一大硬伤,作为一个全新规划的新城区,前期人口导入,还是靠倒流中心区。
但知识城距离天河50多公里,通勤1个多小时,靠地铁要换乘三四次才能到达珠江新城,对于优质人才通勤上并不友好,短期内要吸引人流很难。
知识城要走长期主义,所以产业和城市配套先行于住房,这一点值得认可。据公开信息,中新合作开发建设12载,知识城累计注册市场主体2.4万家,注册资本近4815亿元。
肉眼可见,小鹏汽车广州智造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奥飞动漫、粤芯、诺诚健华、百济神州、创维、百度Apollo、宝能智造中心等等企业和总部项目在这里聚集。
但真正进驻办公的企业并不多。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交流,知识城过于偏远的位置,会影响企业进驻的积极性。
知识城周边向北是从化,向东是增城,唯一可以借力的是科学城,但科学城自身也在和中心区抢人。知识城要达成54万人口进驻,摘掉“鬼城”的帽子,非常有压力。
正经的话不一定好听,但一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