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融媒体中心 | 作者 陈施君
金融企业超360家 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城市副中心将打造首都高端金融要素重要承载地
城市副中心已承接三轮共308项市级赋权,累计落户央企二三级总部37家,金融企业超360家,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市第一梯队,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区域通办……在2023新区汇——城市新区发展与传播论坛上,区委书记孟景伟以“千年之城开新篇 生机勃发副中心”为题作主旨发言,介绍了城市副中心近年来的发展成就。
副中心金融业蓬勃发展。常鸣/摄
企业满意度全市第一
孟景伟说,近年来,副中心探索推动重点改革任务先行先试、引领示范,全面深化“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体制优势,先后承接三轮共308项市级赋权,打通了项目落地的一系列关键环节,行政办事效率不断提升。以“放管服”改革为驱动,“一会三函”审批制度、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新成效,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市第一梯队,企业满意度居全市第一。
在高精尖产业结构的构建上,城市副中心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吸纳和集聚了一大批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累计落户央企二三级总部37家,全区金融企业已超360家,招商信诺、北银理财等一批优质金融机构接连落地,金融业增加值和区级税收占比均超过10%。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环球主题公园每年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溢出效应不断扩大。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历史性旅游通航,大运河5A级景区创建加速“冲刺”。科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去年以来市级“专精特新”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均呈现倍增态势,一大批网络安全、元宇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相继落户。
资料图片
孟景伟介绍,聚焦提升城市能级,城市副中心保持每年千亿元投资规模,三大功能区建设日进日新,东六环入地改造、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M101线、通州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聚焦深化数字赋能,发布实施智慧城市规划,瞄准“数字+治理”“数字+生活”等六大目标,全面启动28项标杆示范项目。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2609个,基本实现5G网络室外连续覆盖。加速落地应用场景项目,智慧再生水调度、智慧物联融合一体化平台等项目建设完成。构建完善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整合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经济产业等各类数字资源。建成数字农业信息系统,实现全区基本农田数据上图入库,覆盖农业企业等发展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动能。
平谷线、厂通路、潮白河大桥等
加快建设
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城市副中心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PM2.5累计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接近35%,荣获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深入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和林业碳汇试点城市;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入驻,一批绿色金融首创性业务顺利落地。
高福祉民生建设是千年之城的应有之义。孟景伟介绍,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加快完善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网络,对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2017年以来,累计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近7万套,逐步实现“职住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全面集聚,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首师大附中等多所市级名校入驻,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知名高校加快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友谊医院、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全面建成,安贞医院、首儿所、市疾控中心等项目有序建设。文体发展迈出新步伐,城市绿心三大文化设施——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基本完工。
聚焦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京唐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平谷线、厂通路、潮白河大桥等交通设施加快建设,两地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密切产业发展协同协作,持续开展项目推介洽谈会等联合招商,加强园区合作共建,实现产业承载空间协同发展。做好生态环境联控联治,共同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绿带建设,交界地区生态规划得到深度衔接。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统筹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功能向北三县拓展布局,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区域通办,一体化发展红利充分释放。
加快形成“服务业产业+自贸区园区”
双轮驱动
未来的城市副中心有多吸引人?孟景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发展图景。他说,未来的副中心动能无限,是一座创新创造的新高地。将广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落地,为新技术、新模式提供广阔应用空间和发展平台。将围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走深走实,努力成为服务北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
资本汇聚的新磁极
未来的副中心活力无限,是一处资本汇聚的新磁极。将落实好国务院赋予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两大定位,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举措,加快构建以财富管理为载体、以金融科技为驱动、以绿色金融为重点方向的特色金融发展格局,汇聚更多优质金融机构,把副中心建设成为首都高端金融要素重要承载地。
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未来的副中心潜力无限,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将推动副中心成为市场开放包容、要素自由流动、国际交往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心重要开放窗口,加快形成“服务业产业+自贸区园区”的双轮驱动创新开放格局。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开放政策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新高地。
成就事业的新沃土
未来的副中心前景无限,是一方成就事业的新沃土。将持续打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完善企业服务包、企业管家制度和“通八条”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优化涉企服务,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营造服务便捷高效、市场开放包容、竞争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持续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照片除资料图片外,均由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白继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