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经济的三个大问题
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几乎所有的解释、主张都是盲人摸象,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各种经济指标都比较悲观,高端大厂都在裁员,如何理解这个现实?这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我觉得三个最重要的转型决定了当前和今后长时间的基本面。
第一,大基建的萎缩
去年、近些年,大基建占GDP的6.9%,房地产占GDP的6.1%,再加上上游的原材料,下游的装修、各种设备的购置,整个基建板块保守估计占GDP总量的20%。将来,也许是5年左右,这个比例会萎缩到5%。因为大基建的萎缩,每年GDP会下降3%,必须用其它产业的增值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窟窿。
尽管大基建行业体量十分巨大,涉及就业人口占劳动的10%以上,可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并没有被人所知。人们理解复杂系统的能力是非常差的,在复杂系统里面,犹如没头苍蝇乱飞乱撞。
举个例子,《国富论》开始写的是一家别针厂通过劳动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故事。亚当斯密发现如果一个人从头到尾生产别针,每人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他餐馆的这家别针厂把别针生产分成了18道工序,每个人只干一个或者两三个工序,结果一天平均每人可以生产4800枚别针,生产效率提高了200倍。
斯密把这个发现推而广之,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社会化分工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个规律看起来有点显而易见,斯密之前则没有人发现,或者发现了不出名,没有炒作成一种社会共识。于是,这种重要的规律就埋藏在那里,人们在必然王国之下低效的劳作。
现在仍然有很多宏观、中观、微观规律仍然没有被发现,人们仍然受到规律的约束,辛苦、低效的劳作。
大基建行业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没有被人发现,这个规律就是——需求迅速拉升快速暴跌。每当经济不振时,都有人主张再刺激一下大基建劳动经济。
几乎所有的大基建都是改革开放,尤其是近30年的产物。在1990年代之前,城市人口基本上都住在拥挤的小房子里面,当时,高等级公路、铁路、桥梁、隧道也很少。你的住房、你开车行驶在路上,坐高铁穿行在城市之间,这些设施都是近30年修建的。2008年,中国才开通了第一条高铁——北京到天津,2011年才开通京沪高铁,1988年才修第一条高速公路。到现在高铁、高速四通八达,世界地铁里程排名前10中国独占8席。
房地产也是一样的,近三年,每年销售商品房1700万套左右。平均每80个人就一套新房,如果每套房住3个人,所有14亿人都住在城市,过26年就换新房,把旧房子推倒,市场才能消化每年1700万套住房。
显然,26年不可能换一套新房,14亿人也不能都住城市,由于出生率的骤减,过10年左右人口就会快速萎缩。那么,何以维持每年1700万套的市场空间呢?
事实上,当城市人口不再迅速增加,人们都有了住房之后,房地产的主要需求就变成了换房,这个频率,发达国家都有统计经验,每300~500人每年才需要一套新住房。
假设人口不萎缩,保持平衡状态下,很容易估算出中国长期住房需求是每年300~400万套,最多最多也就是500万套,房地产的体量会缩减到现在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才会稳定。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个基础规律,没人知道。从涉及切身利益的房地产企业到政策的制定者,从经济学家、公知到普罗大众,都没人知道。还寄希望于人们卖二套房、三套房、像过去一样疯狂。
城市化结束、大基建萎缩,钢铁、水泥需求骤降。发达国家都经历过,随便仔细的研究一下过去的统计数据,就可以清楚这个事实,然而,人们却视而不见。发达国家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搞大基建时期,也都是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时期。这个时期结束,经济增长率会下降3~5%。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表现出更强烈的羊群效应。所以,上得快也跌得猛。现在房地产、大基建已经进入饱和期,必然会停滞发展。
别说什么核心城市不同、核心区域永远不跌、学区房总有保障。这只是人们躲避现实的借口,如果股市大盘下跌一倍,你说看个股那是胡扯,尽管数千只股票中,确实有那么一两只上涨的,你怎么恰好有那么好的运气呢?
同理,高速、高铁、地铁、桥梁、山洞连接的人口越来越少,边际效益越来越差,这种大干快上已经到了无法持续投入时期。
不管用什么政策,这都是坚强的不可抗拒的事实。围绕着大基建的行业,例如金融行业也要经历痛苦的转型。
那么,大基建8500万劳动力怎么办?由于效率的提高,近10年,制造业就业人口一直在下降通道,2015年制造业7839万劳动力,到2019年缩减到6602万。建造业的效率提升相对比较缓慢,成了第一大就业行业。随着产业的萎缩,8500万劳动人口的需求也会骤减。相对好一点的是建造业就业人口年龄比较大,有不少到了退休年龄。
第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统计数据以及很多周边感受,都觉得民企很差,几乎都归咎与ZC。事实上,ZC并没有亏待民营经济,国企采购国企确实影响了很多民企的生意,但这不是根本性原因。
还记得多年前的华西村,乡镇企业不?
大概十几年前,乡镇企业就不行了。ZC打压他们了吗?并没有。乡镇企业崛起是抓住了当时的需求,陨落则是他们的产业结构、管理模式、产品技术在竞争中无声无息地淘汰了。
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也是这样的问题。
大颗粒刚需,不容易萎缩的需求例如水、电、气、通信都是国企,民企有一些在萎缩性行业,赢着通吃的行业,这样的行业总体上没有办法,企业就得谋求转型,向周边或者纵深扩一扩,凿一凿,别无它法。
现在,很多行业开始集中度提升期,挤不进头部,拿不到门票就会被踢出市场。有些萎缩的行业也是如此,比如,手机行业2016~19年全球出货量在14亿部,今年大概会萎缩到11亿部,如果换机周期进一步增加,市场空间还会萎缩,萎缩的厉害,有的厂商就会死掉。
第三,人口下降
今年高考主体人群是2004年出生的,2004年人口出生1593万,一直到2018年,年出生人口都维持在1500~1700万之间,大部分年份都是1600多万。2019~2022年出生人口开始显著下降,分别是1465,1202,1062,956万,据说几年会跌破800万。人口骤降首先影响的是教育,2020年的几年开始上幼儿园,幼儿园的需求开始下降,15年后传导到大学,中国教师数量在1800万,是知识分子就业的一个比较大的行业,也开始进入萎缩期。
人口统计关乎所有问题,从幼儿园依次传导到小学、大学、就业、置业、赡养老人、自己养老,较早受到影响的就是教育行业。
除了这三个大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确定性的问题。如互联网行业到了无法创新的时期,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自动服务类业务,它不像机械、建筑,具有不磨损的特点。试想一下,假如开发微信的团队有1万人,微信不再需要升级,仅仅维护,连1000人也用不了。这就是大厂裁员的根本原因,创新时期,互联网是工程师——资本家行业,停止创新后,它就不再需要工程师了,就成为机器自动服务的资本家行业。
还有就是人工智能创造的机会或者失业不久也会爆发出来,整个社会,很多行业都没有进入稳态,在激烈变动时期,有的行业会迅速萎缩,也会长出来一些新机会。市场经济是一种很刺激、很痛苦,很欺负人的经济模式,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中生存,起起落落是常态,需要有一颗耐折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