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阻碍大豆收购 拍陈储新同步进行
继国储政策性收购200万吨大豆之后,黑龙江省级调节性储备大豆收购正有序进行,本轮计划收购48.8万吨。国储政策性收购和省级储备收购价格均执行5550元/吨,整个收储过程中价格全面高于市场流通的商品豆行情。随着优等豆源大量进入储备库,豆农挺价意愿逐步上升,而清淡的市场需求却难以支持产区行情上行,价格稍有上涨,终端消费便会增量选择不同的进口大豆替代。
基层优等豆源大幅缩减,贸易商收购难度增加,市场流通价格虽然上调,但与现行收购价仍不匹配,大多主体均以去库存为主,观望氛围日益加剧。此时,国储陈豆拍卖超预期开启,5月30日,国储投拍产于2017年、2018年的国产大豆29.461万吨。当前,进口转基因大豆行情日益走低,陈豆拍卖启动将对现货流通和行情形成抑制。
上周末,大范围的降雨不仅阻碍了关内夏收进程,而且中断了正常的大豆收购。本周河南和皖北地区天气逐渐转好,夏收将陆续开启,大豆休市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各地豆市行情稳定,夏收期间部分主体仍有豆源正常供应。
收储与拍卖并行
保供稳价占主导
为确保新季大豆面积稳定,国家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撑了东北豆市行情,使农民种豆得到合理收益,但大量优等豆源被国储和地方调节性储备收购,自3月8日以来,其收储价格一直高于商品豆市场流通行情。随着贸易商库存下降,加上基层毛粮价格上涨,收购主体左右为难,高收市场不接受,低收又买不到好豆,而进口大豆以其价格优势挤占国产大豆市场份额。
国储和省级调节性储备收购使豆农增加了收益,但市场化运营机制受到明显影响,正值消费淡季的食品需求端对价格的上行更加敏感,经过政策性收储,国产大豆供大于求的局面有所改善,而进口大豆价格日益下行,疲弱的需求又被进口豆源替代,东北产区缺乏大的转化主体,蛋白深加工企业加工量全面下降,酱油酿造行业也逐渐开始选用非转基因贝宁及俄罗斯豆源,此时东北行情上涨明显不合时宜。省级储备收购6月15日结束,届时产区优等豆源虽然大幅减少,但并非吃紧,供应依然宽松。
正值省级储备收购时间节点,持豆农户力挺价格实属正常,但贸易商收购均很理性,价格阶段性上调后运行平稳,市场报价难以与现收价格匹配。蛋白含量39%~40%的塔选商品豆主流装车报价5260~5300元/吨,蛋白含量40.5%~41%的装车价5300~5360元/吨,优等高蛋白单一品种或塔选分离的大粒型商品豆5400~5600元/吨。省储启动后将整体豆价拉升100~200元/吨,但流通量较少,豆一期货仍在5000点上下徘徊,现货市场缺乏提振源,贸易商看涨意识淡薄。
东北产区大豆现货市场小幅波动,令油脂压榨企业很快离市,蛋白企业转购俄豆的倾向日益显现,而国储陈豆却在“沉睡”。5月30日,国储启动产于2017年、2018年的陈豆拍卖,计划投拍29.461万吨,标的库分布于嫩江、肇东、阿荣旗。从拍卖时间上看,明显超过市场预期,而产区不同类现货豆源后期压力仍存,启动拍卖后需求主体或被分解,对整体市场将起到保供稳价的效应。
夏收受降雨阻断
大豆或集中休市
上周末,大范围的降雨阻断了长江流域夏收进程,陆续开镰的河南南部也被迫停止收获。本周天气除部分区域有短暂降雨外,夏收区将扩展至漯河、许昌、周口及皖北各地,大豆收购休市区域集中出现,但上周预期中的集中售豆,使得部分收购网点持仓量增加,夏收期因降雨形成的大豆收购集中休市,也会因此缩短恢复期,在短暂的休市过程中,预计各地大豆供应正常,现行价格基本维系。
河南上述区域和皖北地区的夏收工作,自本周中期将陆续展开,各地大豆收购市场经历短暂几天的交易,会随着夏收进程展开而逐渐休市。河南、安徽仅有部分收购网点在夏收前正常购销大豆,返乡的持豆农户集中售卖,使这类主体很快增仓。各地毛粮收购价大多保持在5700~5800元/吨,普通筛粮主流装车价6060~6100元/吨,双比重筛粮装车价6100~6160元/吨。受降雨影响,部分地区的夏收稍有推迟,安徽淮北、宿州地区大豆收购或在本周末进入休市状态。
本周江苏豆区大豆收购正常进行,下周便将陆续中止,南通、盐城、淮安等地网点收购量均较低,库存不明显,收购和流通价格保持稳定。“大乳白”视纯度不同,主流装车价7100~7240元/吨,“翠扇”“腐豆”类装车价7160~7200元/吨,“黑脐王”装车价7000~7100元/吨;北部徐州市贾汪区、睢宁、沛县优等豆源匮乏,普通商品豆主流装车价在6200~6260元/吨之间。
山东济宁豆区鱼台、金乡、菏泽、汶上、微山及北部德州、利津等地的夏收在6月10日前后才会全面展开,各地大豆收购量均不多,收购网点库存量较低,市场流通豆源主流装车价6200~6260元/吨,部分精选后的手工豆装车报价6300~6400元/吨。
关内各地豆市行情基本步入平稳态势,因夏收而中断约20天便会恢复,届时将有少量播后剩余种源入市,加上近日正常营业网点的库存余量,供应至7月底基本不会脱节,后市行情变动幅度不会太大。
进口豆源跌幅大
国产豆市难乐观
南方大范围显现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豆制品需求全面进入淡季,作坊及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加工量低于常年同期近20%,居民生活及各类食堂替代源充足且价格低廉,豆源转化量较低,价差逐渐拉大。需求清淡,终端却增量选择进口豆源,东北豆后市不乐观。
外盘豆二跌势令现货分销价大幅走低,美湾大豆在天津及山东等地内陆港口净粮装车报价已逼近4900元/吨,加上向市场流通的运费差率,与东北同类豆源相比,进入终端价差为600~700元/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及贵州市场已陆续开始增量采购美湾大豆,江西、广东部分市场的经营主体也开始引导作坊倾向于这类豆源的搭配。
不仅东北口岸进口俄罗斯大豆不断增量,天津及山东部分港口分销量也明显扩大,价格优势凸显。上周,山东肥城蛋白含量39%的俄罗斯中粒型商品豆净粮装车价5300元/吨,大粒型7.0圆孔筛净粮装车价5500元/吨。目前,高蛋白类豆源正源源不断流入国内市场,其价格优势对东北豆的释放将带来较明显的影响。
今年我国进口加拿大、乌克兰、贝宁非转基因大豆的数量虽然低于往年同期,但始终低于关内鲁、豫、皖同类豆源价格。宽松的供应环境下,清淡的需求格局拉长,加上国储陈豆拍卖开启,需求主体不断分解后,对国产大豆行情将带来不利影响。建议各类经营主体理性看待未来豆市,切勿大量囤积。(原文刊登于2023年5月30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编辑丨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