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伍雪梅 摄影报道
随着他松开刹车,车辆缓缓启动,加速,然后向着公司后山出发。5月30日下午,王立军又开始了车辆程序测试。他时刻关注着中控显示屏上的反馈数据。眼看没异常,他放松下来,摇下车窗,缕缕微风钻进车内,路边的风景从后视镜清晣掠过,他娓娓道来和封面新闻记者聊起了故事。
王立军
王立军是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川动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公司技术总监。每次新能源汽车的程序测试,王立军都会开车去这座名叫 “青山”的小山坡跑一圈,所以,同事们称他为“青山车神”。
这名出生于1986年的年轻博士后有很多故事:从长江尾到长江头创业的故事、成为 “青山车神”的故事、五人博士团上演“中国合伙人”的故事……他说,归根结底,是他和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故事。
一次创业的选择
个人的“偶然”与产业发展的“必然”
一名博士后是什么样子?当封面新闻记者在位于四川宜宾高新区的丰川动力见到王立军时,他穿着印有“丰川动力”的藏青色Polo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仔细一看,能够发觉胳膊被太阳晒成两种颜色。“很多时候要开车去路上测试程序,所以被晒得黑了些。”王立军主动打开话匣子。
王立军与同事在青山做测试
王立军是上海人,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在同济大学读完博士以后,就职于一家上海的合资企业,进行传统汽车自动变速箱研究。2016年,本科同窗好友陈红旭,邀请王立军前往清华大学一同研究电动汽车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作为行业内高端人才,王立军自然知晓新能源赛道的前景,几个月后便辞去上海的工作,前往北京。
陈红旭是宜宾走出去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后。2017年底,带着优越的条件,当地政府到清华大学诚邀陈红旭等人回乡创业。在了解家乡的政策、产业规划等情况后,陈红旭带领包括王立军在内的5人博士后团队来到宜宾,继续开展电动汽车无冲击换挡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
王立军在测试程序
“来宜宾工作对个人来讲纯属偶然,但对产业发展来说却是必然。”王立军解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在来宜宾之前他就曾了解到,宜宾市委、市政府早已瞄准绿色能源新赛道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丰川动力在宜宾成立一年多以后,四川时代落户宜宾,更印证了王立军的看法。
一种向上的跨越
博士后亲自教学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宜宾已经形成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发展很迅速,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在王立军看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人才是最核心的技术,丰川动力也是如此。
丰川动力成立之初,仅有陈红旭、王立军等博士后团队和寥寥几人。而如今,公司团队已经快接近一百人。除了对外招聘,丰川动力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开设了“丰川大学堂”,从宜宾各个职业学校招收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后“双向选择”,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嵌入式软件、汽车知识、机械知识等。
丰川大学堂的学生们正在自习
“除了网络课程,我们几名创始人也会线下教学。这个课程的强度很大,一周七天都要上课,还有课业考试。第一期“丰川大学堂”从几百名学生中选择了12位,最后只留下七位,淘汰率也高。”王立军认为,这样的培训无异于给专职院校的同学一次“上大学”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向上的跨越,哪怕以后不在丰川动力,也会有更高的平台可以选择。
王立军告诉记者,开设“丰川大学堂”的初衷是为企业培养人才,但随着丰川动力的发展,一些高校也开始主动寻求合作,于是他们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宜宾学院等高校也开设了嵌入式软件的课程。王立军也成为这些高校的兼职老师,会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课。
“和学校合作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专业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课程扩大我们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王立军看来,这是一种双赢。目前,“丰川大学堂”第二期已经开始上课,8位学子正在接受来自博士后们的亲自教学。
一个产业的聚集
企业和城市共同迎来发展黄金期
2019年底,宁德时代来宜宾建厂,随后这几年,近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在宜宾飞速发展的同时,丰川动力与宜宾同频共振,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黄金期。
丰川动力获得的荣誉
王立军介绍,时隔5年,丰川动力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获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12项,获得“全国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第三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凭借公司核心技术,与吉利、凯翼、中车、广汽、等国内知名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达成合作。他们正在往全球变速器控制核心供应商目标前进。
去年,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丰川动力也在大会上展出了自己设计的产品,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眼球。王立军参会之后感叹:“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发展成绩,太亮眼。”
“一个产业,只有大家形成互补与合力才能够发展起来,宜宾的产业集群式发展,对于各个公司更是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王立军看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是让更多人了解宜宾的一个窗口,能让业内更深入了解宜宾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宜宾争做上游、加大砝码、提高地位的体现,动力电池产业也正在成为宜宾非常重要的名片。
一群博士的“群聊”
宜宾高端人才竞争力逐年提高
采访途中,王立军手机不时传来震动,他告诉记者,这些是“博士们在宜宾”的微信群聊消息。因为工作原因,王立军加入了不少人才群聊,里面大部分都是目前在宜宾工作的高端人才。
“有趣的是每隔一段时间,群里就会多两三个人,并自我介绍说来宜宾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大家多交流。这说明来宜宾的高端人才越来越多了。”王立军认为,拥有大学城和科创城,并引进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科研机构后,宜宾的人才竞争力优势在逐年提高。“吸引的人才越多,吸引力就越大;来的人越多,想来的人就更多。这样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也是一种良性循环。”
5月31日,宜宾市发布引进动力电池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公告,全市市属国有企业、县(区)企业、在宜高校和科研平台共计划引进人才129名。这组公告的发布,也再次让王立军等来宜宾发展的高端人才,看到了宜宾市持续加大人才集聚,建设“动力电池之都”,推动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心和信心。
来宜5年多,王立军偶尔回家省亲,住上一段时间感受上海滩的“变迁”,当每一次又返回宜宾时,他都惊叹于宜宾的变化:“小时候老家有句描述上海的话,叫‘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句话同样适合今天的宜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上一篇:股市里蒸发的钱去哪了?
下一篇:飞猪与大阪观光局签署战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