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难题如何破解?事关东北振兴 台盟调研提出这些方案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如何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崛起?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台盟中央调研组围绕“创新驱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在吉林和辽宁等地开展了2023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在吉林和辽宁两地,台盟中央调研组分别走访了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研究机构。
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小于0.2毫米的复杂造型零件的加工精度,将产品换型时间从4小时降低到4分钟的数控机床自动换刀机构等,给调研组成员留下深刻印象。据了解,2019年至2021年,一汽集团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00余项。调研组认为,坚持创新驱动主线,是一汽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东北地区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吉林省科技厅厅长 李岩:全力攻关我省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2021、2022这两年,我们联合长春市和一汽集团共投入8.24亿元,启动了两批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聚集了全国59家创新主体、1339名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全力突破一批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的技术。
在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台盟中央调研组针对如何攻克“卡脖子”以及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悉心听取意见,了解当地做法。在对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实地调研后,调研组认为,该研究所孵化的10余家高技术企业绝大部分落地在沈阳,在东北地区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双流失”的背景下,这个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借鉴。
调研组成员 辽宁省科技厅厅长 蔡睿:问题主要还是在中间的成果转移转化阶段,我们现在的确存在着相应的一些短板。以辽宁为例,驻辽的这些科研院所、大院大所,很多成果转移转化并没有真正在辽宁落地生根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科研能力相对来讲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承接方面,在这个方面辽宁省委省政府实际上也做了很多尝试。
调研组认为,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对接新一轮东北振兴中,瞄准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力,优化政策供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举措,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东北三省工业增速集体大幅跑赢全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工业同比增长7.5%、7.6%、5.1%。而这些地方工业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正是先进制造业。
同时调研组也看到,制约东北振兴最突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改革不到位、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等体制机制矛盾依然突出,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李钺锋: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要解决东北地区存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新动能不足等问题,必须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我们认为,东北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科教资源优势,布局建设拥有高端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引领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总台央视记者 代钦夫)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