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熄火”,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德政府对中国变脸了
#5月财经新势力#
一向被视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德国,今年日子不太好过。
根据德国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四季度德国GDP环比下降0.5%,且今年一季度持续下降0.3%,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萎缩,正式陷入技术性衰退。
而这也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德国首次面临这样的局面。
再加上德国工商总会(DIHK)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没有任何一项证据能证明德国的经济正在复苏,预计2023年德国经济将出现零增长。
德国商业银行也有经济学家宣称:现在看来下半年德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大。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德国经济曾两度受到重创,却又奇迹般的在几十年内恢复,重回世界前列。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奇迹似乎难以维持,如今的德国经济“熄火”,欧洲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或许要拱手让给法国了。
“伤敌一千,自损一万”
德国是知名的工业强国,一直以来德国制造都是顶级技术和质量的代名词。
但现在德国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也不灵了,5月份德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2.9,创下了2020年5月以来的新低,制造业的大部分领域,都出现了新增订单负增长的趋势。
而之所以德国制造业会受到沉重打击,最主要原因就是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政策,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一万”。
德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二者在能源、工业、科技等领域都有密切合作。
但奈何一场俄乌冲突,美国在西方国家中掀起一场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德国作为美国的“铁杆小弟”,自然是不敢不从,跟随美国不断加大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力度。
然而,这些制裁不仅对俄罗斯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德国自身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有媒体统计,去年制裁俄罗斯后,德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下降了近20%,而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价格上涨了将近100%。
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一大批德国企业要么破产、要么外迁、要么减产。
比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去年已经宣布减产;
再比如德国汽车品牌大众也发出警告,如果能源价格无法降下来,他们可能会将生产线转移到德国和东欧以外的地区;
去年9月21日,因为针对天然气巨头Uniper的救助计划失败,德国还不得不宣布对其实施国有化,以防Uniper破产。
而Uniper的主要业务正是为德国40%的天然气用户供气,因为制裁俄罗斯带来的能源危机,该公司去年上半年累计损失超过120亿欧元,平均每天都要亏损1亿欧元。
作为整个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德国受到能源冲击的冲击也是最大的,可以说“亲美反俄”令其吃尽了苦头。
通胀压力高企,个人消费疲软
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连锁反应,去年德国通胀率升至创纪录的7.9%,对比2021年的3.1%翻了一倍还多。
截止到今年4月份,德国通胀率仍高达7.6%,远远高于欧洲央行理事会2%的中期目标。
2022年,德国每度电的一年期电力合同价格曾一度高达1.015欧元,飙升了10倍,相当于7元多人民币一度电。
高通胀带来了高物价,但普通民众的工资增长却远远落后于物价上涨,致使人们的消费信心普遍下降。
反映在家庭消费上,德国私人家庭在食品、饮料、服装、鞋子和家具上的支出都有所减少,且新车销量也出现了下降。
再从储蓄率来说,去年第四季度德国居民储蓄率达到了23.8%,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说明现在的德国人对未来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更倾向于把钱存进银行里,而不是拿来消费。
根据德国央行预计,工资上涨带来了潜在的通胀压力,预计短期内通胀不会迅速回落。
德政府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
虽然面临美国的“威逼利诱”,德国政府在制裁俄罗斯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强硬,正准备第十一轮制裁,大有死磕到底的架势。
但在面对中国时,德国政府态度却异常积极,一反常态。
此前,因为受美国影响的关系,德国曾试图限制向中国出口用于制造半导体等关键产品的化学原料,对外宣称“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可在国内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眼看隔壁法国跟中国关系不断升温,德国政府也坐不住了。
对华一向强硬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对外表示:
对华“脱钩”不符合德国利益,且在中美间做选择会令德国面临“极端问题”。
而相较于这些政客,德国企业的鼻子显然要更灵敏得多。
早在去年11月份,包括默克、巴斯夫、西门子、博世等在内的8大德企高管,就联合署名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正是反对“离开中国”。
作为德国制造的中坚力量,它们更明白中国的存在对于德国的意义,如果德国经济与中国经济“脱钩”,造成的后果是德国所无法接受的。
以前德国跟在美国后面当小弟,条件好的时候还能混口汤喝,而一旦环境变差,美国转头就会拿所谓的“盟友”当韭菜一顿收割,偏偏德国又敢怒不敢言。
但无论法国还是德国,都逐渐意识到跟中国开展贸易合作是有利的,跟着美国玩“脱钩”那套行不通,全球局势正处在“时代转折”的关键时刻。
写在最后:
因为跟着美国与俄罗斯死磕到底,德国国内天然气价格涨了十几倍,不得不花高价购买美国的能源,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德国经济“熄火”,又将视线转向了中国,至于能不能摆脱困境,当下还是个未知数。
上一篇:应理性看待出险房企退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