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一季度例会指出,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
和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相比,央行对货币政策和信贷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货币政策方面,删去了“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的提法,保留了“精准有力”;在信贷方面,从要求“总量有效增长”转变为强调“合理增长”“节奏平稳”。
央行态度发生转变的前提是,央行认为“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虽然“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和去年末相比,情况明显好转。因此,央行此次未再提“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也证实了中国经济确实在稳步复苏。1月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3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4.8%,进口同比下降1.4%,但降幅大幅收窄8.8个百分点,皆超市场预期;1-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7%,降幅较去年全年收窄4.3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不但新增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3月每个月新增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一季度信贷投放靠前发力特征明显,本次例会强调“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着眼于推动经济较快回升,虽然二季度信贷仍将延续同比多增,这是当前扩大内需、支持实体经济最重要的举措,但多增幅度会有所回落。
他还提到,一季度例会公报强调“搞好跨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重在长短兼顾,特别是不能因大水漫灌而为将来留下风险隐患。
“尽管3月全面降准意外落地,但今年在经济回升背景下,类似2022年连续两次降息、两次降准的情况不会再出现。接下来货币政策在扩张力度和工具选择上会更加慎重,更加具有前瞻性。”王青称。
央行在谈到结构性货币政策时删去了“继续做好‘加法’”的提法,而是强调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在谈到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时,除了“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