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的共同宿命!中国怎么搞定产能过剩的?两招挽救国运!
今天的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恐怕很少人能够说出精准的答案。
前两天看到一个专家说,中国经济今天的局面,并不是疫情造成的,而是经济本身的内生规律造成的,那么他讲的这个内生规律是什么?
如果你知道了这个原理,才能看清楚过去的问题和未来趋势,请大家一定要耐心看完。
繁荣周期与世界工厂
中国上一个经济繁荣周期,举世震惊,甚至超出了全球所有经济学家的理解范畴。
我们简要描述一下这个周期,好让大家更有直观的感觉。改革开放以后,经过1980年到1990年十年的试验,1990年到2000年十年的准备和调整。从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动力,其后十余年时间的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2005到2007年的巅峰时期,2005年增长11.31%;2006年增长12.68%;2007年增长14.16%。
中国早就意识到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所以全力发展制造业。这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这个说法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头号制造大国,占全球比重接近30%。
前面我们提到的专家观点是,正是长达20年的超级繁荣周期,造成了今天的危机,其中作为经济压舱石的制造业,是关键中的关键。除了制造业,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房地产危机。
这个道理看起来不可思议,却又很简单。
中国制造与房地产危机
大家都看到了中国制造的长期繁荣。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制造也曾经经历多次重大挫折。我们之前曾经发布文章和视频《2015年浙江一个镇消失了!2025年半个义乌要消失?中国制造重生!》,讲述中国制造经历的三次重生;还有《死过几次的中国制造,2023更冷的寒冬,这次能活下去吗?》,讲述2023年新周期,中国制造面临的新挑战。
这里面需要重点讲的是发生在2010到2012年左右的产能过剩。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当时产能过剩达到顶峰,制造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制造业的24个细分行业,有22个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主要制造行业钢铁、汽车、水泥、玻璃等都是产能过剩状态,例如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接近40%,汽车行业30%左右。
这件事情非常容易理解,经济过度繁荣周期,造成各行业过度投资开发,企业开足了马力扩大产能。因为中国在1980到1990年代是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刚开始的时候,造什么东西都能卖出去,所以不断扩大产能是必然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今天面临的问题,其实与房地产行业没什么两样。
中国是怎么搞定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呢?中国只做对了两件事情,就彻底扭转了局势。
中国两招搞定产能过剩
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做了两件挽救国运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加入WTO,扩大对外贸易。
中国加入WTO是2001年的事情,所以这是提前10年布局的,你不得不佩服高层的眼光。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急于加入WTO,为此甚至做出很多让步和牺牲,显然有识之士早就已经看到中国很多年之后的命运。
中国制造产能过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向全球销售商品,让全球大市场来消化产能。所以你就会看到,中国制造不仅仅没有停下产能扩张的脚步,现在的产能反而比2010年扩大了10倍不止。
第二件事情,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2015年开始的,同年中国还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十年战略纲领。
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另一面是大量的低端产能和落后产能。所以供给侧要改革,一方面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样看来,从市场繁荣产能过剩到扩大出口,再到供给侧改革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几乎是世界工厂的共同宿命和必由之路。
那么,2023年,为什么新周期和新危机来了呢?
这是因为,2020年疫情来了,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和欧美脱钩,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大概率的趋势,中国显然不能再过度依赖出口了。那么,新周期中国制造的命运,必须是内需和出口两条腿走路了,这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
所以世界工厂下个一阶段的宿命,就是必须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作为面向全球竞争的根基。目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等,都是如此。
相信2030年,我们会看到,这又是一个提前10年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