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一个结论:中国大部分银行的风控水平其实很低,根本起不到识别风险的作用,更不用说化解风险的能力。在房地产下行期,这种低下的风控水平有可能引发信贷危机,成为经济加速滑坡的助推器。
我曾在银行工作时听总行同事讲了个事:某地一个很火爆的园区项目,无论股东背景,政策扶持,经营财务等等各方面都包装的特别好,引得各家银行纷纷营销,结果只有一个银行没有审批通过。后来这个园区暴雷了,同业都开始惊叹这家银行风控水平厉害。谁知这家银行没给批的原因是总行老师去企业调研时嫌招待的不好,于是回去一气之下说了项目很多坏话故意给搅黄了。
当时听了只觉得好笑,但是侧面可以看出银行业在风控上盲人摸象的现状。经济下行期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1.首先万金油打法失效。
很多银行常年把风险把控放在嘴边,张口闭口就是风险,结果市场上的大雷挨个踩一遍,一个也没落下。因为无论是营销部门还是审查部门,只能做到合规性校验,几乎无法识别实质性风险,尤其面对大型集团客户时全靠赌运气。以往银行通过两个办法可以增加赌赢的概率,1. 强担保兜底;2. 无限续贷。审批部门喜欢用第一招,业务部门喜欢用第二招。在房地产稳定的时候,这是万金油的打法。但如果房地产进入下行期,会导致原先的抵押物兜不住底,续贷时就得压缩额度,而借款人却没办法降低杠杆。
2.其次对信贷资金的使用上银行也是两眼一抹黑。
2023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创下新高,但是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是下降的,市场上看不见的手会把这些信贷资金吸到赚钱效应高的地方,这时信贷资金用途的闭环就被打破了,资金用途已经严重偏离了预期。其实银行一直就无法追踪信贷资金的用途,只能赌到期的时候资金回账。只不过经济好的时候大部分信贷资金在实体中循环,回账风险小;经济差的时候信贷资金更容易变成热钱进入股市、股权、外汇市场,回账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银行赌输的概率就很大了。
3.银行风险三道防线形同虚设
第一道防线是业务经办部门。客户经理大多都忙于写报告、跑手续,很难真正看懂一个企业。支行行长忙于应付业绩指标,常常抱有侥幸心理。
看过一个案例,说一个老板在几个银行累计骗了接近1亿,买了飞机票要跑路时接到某行客户经理电话,让他赶紧把剩余贷款提了。老板于是退了机票,又从这家银行提了2 千万才跑的。其实不用笑这个行,他只是倒霉而已,大多数银行都是这水平,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客户。
第二道防线是机关风险部门,很多都是安排到机关的关系户,有能力的也大多没有一线经验。所以就导致了从来没有去过企业的人在评判企业的好坏,纸上谈风险。当然也有那些真正有水平的老师,但相对于业务量来说这些人显然太少了。
我曾带一位审查员去一家煤炭企业,见了企业的董事长后,审查员一本正经的问你家的煤炭有多少是块的,有多少人是粉的,这不着边际的问题令人愕然。然后和财务科长一起去看存货,这位审查员脚踩一堆煤泥问科长道:你家的这精煤怎么感觉这么软呢,是不是煤质不好?
我甚至还遇到过审查老师提出要一家上市公司提供全体股东的名单。风险审查这个条线的能力决定了一个银行风控水平的高低。每年支行给后台打分的时候,审查都是最高分,这是由部门的特殊性决定的,但往往高分会掩盖能力不足的事实。
第三道防线是审计部门,只能做合规性复查,几乎起不到事前预防的能力。
其实银行也不是完全意识不到这些问题,大多数银行都喜欢扎堆国有企业,银行领导不敢相信民营企业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敢相信员工把控风险的能力。
银行作为金融的老大哥,缺乏活力已经是尽人皆知,但这并不重要。银行是中国金融的中流砥柱,只要稳住就相当于给国家做了贡献。在经济下行,房价下跌的时期银行更应该警醒起来,争取成为稳经济的定海神针,不要一不小心成为经济滑坡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