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比较大的麻烦:经济下行趋势根本没有减缓的迹象。
从经济规律来说,一般刺激政策完全落地生效,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但我们的市场好像对所谓“利好政策”无动于衷?这究竟是怎么了?整个市场都想躺平了吗?
国家政策有错吗?没错呀!不管是金融房市,还是地摊夜市,国家政策都在不断释放善意,多多鼓励大家创业投资,积极消费拉动内需,可效果却不明显。
我们不要去看官方新闻发布的数据,也不要去看那些进出口码头繁忙的景象。你只需要观察自己住的小区周围,是不是基本民生类的店铺越来越多,像我们小区连干洗店都开始卖蔬菜了。中医养生,茶道足道,艺术培训,这些享受型的消费实体基本上是有一家倒闭一家。房产中介也由以前的十多家,减少到了两三家。这其中的逻辑是,市场聚焦民生越多,就说明民生越发困难,老百姓的钱就越是只能往民生上流,而绝不会在非必需品上去额外多消费一分钱。
我们探讨一个问题,没钱的情况下如何消费?比如旅游业,现在疫情管制完全放开了,大家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原理上来说,可以做到想去哪儿去哪儿,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可是,钱呢?这几年经济下行加速,特别是疫情影响,国家财政也好,企业账户也好,个人口袋也好,都没几分钱了。发不出工资,玩个屁啊?!
中国人的传统是,钱多有钱多的花法,钱少有钱少的花法。家庭开支中钱多就多用点,钱少就少用点,能保证基本生活就好。像旅游那些就属于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的享受经济、升级消费,不是必需品,所以能免则免能省则省。
那么出路在哪里?我们还有希望吗?
动员大家摆摊创业,鼓励大家出来消费,这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找到问题的核心本质。
各地政府出台很多措施,鼓励大家创业和消费。如果仅仅逛夜市的话,很多地方看着好像红火了。等到我们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却发现市场主体普遍没有什么活力,尤其很多中小微企业,真是举步维艰,难以维持,说一句哀鸿遍野毫不夸张。
有人说,现在的情况是企业割消费者的韭菜,国家割企业的韭菜,才使其失去活力,并且还以马云为例。这个说法不准确。面对企业的资金诱惑,可能某个地方,某一级政府会有这样的冲动,但国家层面绝无可能如此短视;但也不无道理, 或者说值得引起重视,因为它反映了很多企业主内心的担忧。而这种担忧,从几年前最高层特意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安抚大家情绪就可以看出来。
也有的人说,是反腐败过头,把政府官员和市场主体都给吓着了,导致他们不敢创新创造,逐渐失去了活力。这种说法我认为就更不准确了!从现在暴露的情况看,反腐败不是过头了,而是远远没有达到效果,仍然道远且艰。腐败绝对是经济发展的毒瘤,不进行根治最终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爆发,最后结局不可收拾。
社会治理中有种现象,一抓就紧,一放就松,似乎没有中间状态。实际是我们没有把握好度,掌握好平衡。在现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官员高度警惕高度紧张,生怕行差踏错,所以在监管行为中就显得过宽过滥,宁错杀,不放过。
在这种情况下,看到退出市场的人多了,就鼓动大家出来创业;看到消费的人少了,就鼓动大家出门消费。这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你要知道,是什么造成人们退市躺平,不敢消费?是信心呐!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其实管理经济,就像执罚球赛:要有规矩,但一定不能滥用规矩;要有人吹哨,但不能动不动掏牌,动不动喊停。
所以很明显,问题的本质在于我们如何转变思路,改进我们的管理模式,当一个好裁判员!
高水平的裁判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价值体现在可以让比赛更流畅,更赏心悦目,更有市场价值,裁判本身也成为运动美的一部分。
低层次的裁判只懂得拿着法条死搬硬套,导致运动员不敢跑,不敢动,没有思想,没有激情,如同行尸走肉,赛场被管得死死的,好比死水一潭。这样的赛事,怎么可能精彩?如果再碰到黑哨,那就只能罢赛的罢赛,弃剧的弃剧了,大家都没得玩了。
上面这个比喻,放在经济发展中,就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和营商环境。管理水平高,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信心就足,就有活力,就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梅西C罗”,经济发展就会好。你想,运动员(企业家)激情四射,观众(消费者)热情似火,经济能不火吗?还需要你政府反反复复动员大家摆摊创业、刺激消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