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绝大多数企业都活在“三条线”上
近日,财经作家吴晓波被“打”得“满头是包”。
起因是他面对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坐不住了,接连发布了《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只有新中产才能救内需》两文,加上之前在吴晓波频道开展的《放水能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吗?》,无疑在学界投入了三剂重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甚至引起了对其无情的反驳和批判。
个人关注吴晓波很多年,他从来都不是一位高喊口号的人。
只是觉得其他阵营的什么“破,而后立”啊,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坊间也有传闻“不积极救市,是基于地缘政治故意为之”一说。
12日,吴晓波发文《厌食与抑郁》,坦言“在这个沉闷的当下,总得喊一下,办法对错仁者见仁,讨论起来,至少气氛是热烈的,是建设性的。”
01.提到救内需,吴晓波打了一个比方
这就好比备上了一桌丰盛的满汉全席,还是刚刚入选了米其林的,但是,食客们得了厌食症,眼睁睁的就是不举筷子。菜凉了,酒冷了,厨师们得上了抑郁症。厌食症的食客和抑郁症的厨师,大眼瞪小眼的呆在一个屋子里,这个天怎么聊,这个日子怎么过?
02.提到未来经济,吴晓波是乐观派。
“十年之内,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派。”
吴晓波看好的乐观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我们是被互联网改造得最彻底的国家,我们还有人数最多的新中产群体。也就是说,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而或新工具的应用,都没有理由看衰这个市场。”
也许是最近打击过多,吴晓波破例豪言:“所有看衰中国的人,其实都是在看衰自己的人生。”
03.提到企业现状,吴晓波认为多数企业都活在“三条线”上.
吴晓波感言,“当企业家们开始讨论政治的时候,一定是做生意的外部大环境出现了‘黑天鹅’。”
吴晓波坦言:
大企业,活在“温饱线”上。
外贸阴晴不定,内需低迷萎顿,巨额投入的效率得不到体现,大多只能温饱而已。
中型企业,活在“盈亏线”上。
他们是产业的基本盘,现在的情况是,要么上游链主企业不给力,订单不足,要么消费市场两极分化,流量成本越来越高,盈利亏损都在一线之间。
小微企业危险最大,基本上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即便能维持正常运营,一旦出现成本上涨、订单断档,就不得不停工或减员。
全国的民众,有人可以选择躺平,还有人可以选择“积极躺平”,唯独做企业的,无论大中小微,都在蹲马步。
吴晓波认为,“命运把它的混乱与不确定性,带进了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蒙田语)。
既然如此,吴晓波愿意做个要“让这个沉闷的屋子里响起歌声”的人。
读过《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的人都会清楚,吴晓波是一个文风严谨的人。
百科这样评论吴晓波:“(他)简直拥有一个写作者所渴望拥有的全部优点:富有、英俊、乐观、谦逊、才华横溢、朋友众多。”
注:图文参考使用均来自吴晓波频道《吴晓波:厌食与抑郁》
往期文章:
知识摆摊备受关注,日最高赚600元,摆摊新思维或可助你白手创业
各取所需!“街头牵手门”背后的舆情博弈
经济下行,众多企业老板被迫“断舍离”,但还有一个行业很吃香!
破局思维能拯救那些正在倒下的公司吗?破局思维的本真是什么?
英伟达火爆,黄仁勋很牛,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