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英国交换经济,形成完整的货币体系,广泛建立了市场
文|谦语谈书风
编辑|谦语谈书风
长期以来,中世纪英国的经济被认为是以庄园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市场,没有交换,也没有利润的概念。20世纪上半叶,大量记录在羊皮纸上的庄园账簿被整理出来,这些账簿清晰地记载着庄园的管理者们参与市场交换的每一笔账目,显示出对自给自足经济的突破和发展。
20世纪晚期,随着商业化学说的兴起,中世纪英国商业化发展的整体景象逐步揭示出来。进入市场交换。 国内学者指出,“商品化”趋势构成了13世纪英国领主经济的重要特征。这些研究改变了人们对中世纪的传统偏见,看到了中世纪对近代经济发展的孕育。
但商业化学说有两点不足:一是将中世纪的交换看作商业化、商品化,与近现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混淆,忽略了习俗、指令、权力对市场交换的影响,参与交换的主体也不是纯粹的为市场而生产,为利润而交换。
为此,本文认为,用交换经济来表达中世纪的商业发展更妥帖。二是西方学者对交换经济发展的史实做了较多的估算和探索,但对其发展原因却缺少深入探讨。本文从分工、货币、交易成本和政治经济需求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交换经济发展之前提:分工的发展
分工是交换的前提,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指由于人的生理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同的生产活动。英国的地域性差异明显,西南部和北部的丘陵、森林和林地,适于养羊、放牧猪牛羊,密德兰、东盎格利亚则因干旱,适于谷物种植。
自然分工促进了地区间的,甚至国际的交换发展。英国西部、北部输入小麦等谷物,输出牲畜和羊毛,而且盛产奶酪。东部、东南和东米德兰则适合谷物生产。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输出谷物、羊毛、羊绒,进口木材、铜、沥青、绳索、葡萄酒、鱼等。
但交换经济能在12世纪之后迅速发展,主要还在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首先体现在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的分离,表现为手工工匠、服务行业人员和商人从庄园的土地上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行业。
1066年诺曼征服之时,英国交换经济很不发达,庄园上“没有专业分工,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从事买卖的人,产品也没有什么销路。结果,每个庄园都消费掉自己生产的产品”。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如盐、铁、陶器、衣服、工具、石磨等都不得不在业余之时,进行生产或者通过物物交换获得。
到了12世纪,这些生产已经变成了独立的生产,独立出来的非农产业可以划分为食品与酿造、纺织与织布、皮革、金属、运输、建筑等六大行业。每个行业都有更细分的职业,呢绒纺织包含的工种包括洗毛、梳毛、纺线、织呢、漂洗、染色、起绒和修剪等,每个都有专人负责。
社会分工在乡村也同样在推进,尤其是少地、无地的农民,他们以手工业或者打工作为生计的补充,是乡村的工资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分为三类:一类从事农业工作,在领主的地产上从事犁地、收割、打捆、脱粒、牧羊、放猪、赶车等活。
第二类是从事食品的生产工作,如烤制面包和酿酒,北汉普顿城周围的乡村有“超过两打的面包师”,通过缴纳一年的费用而获准到市场上交易,酿制麦酒更是乡村妇女的主要工作,到15世纪中叶,转变为以男性为主。第三类是从事非农劳动,包括木匠、石匠、泥瓦匠、铁匠、磨坊匠、成衣匠、陶工、鞣皮匠、纺织工等。
后两类工资劳动者,虽然生活在农村,从事的却是非农劳动,我们在乡村市场上常常能见到关于他们的记录。他们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发展了乡村手工业,推进了农产品和非农产品交换的发展。
交换经济发展之媒介:货币体系的完善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是历史性的进步。罗马人撤离英国后,货币逐渐消失,重新回到了物物交换的原始状态。铸造金币之时,正值整个西欧白银短缺之时,银币不足,金币可以弥补流通货币量,同时由于金币比值较大,便于大宗货物交易,多用于国际贸易,同时还可用于大型的牲畜交易。
交换经济发展之助推器:交易成本的下降
市场不仅仅是交换的集中之地,更是中世纪降低交易成本的最有效手段。交易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入市交易费用。入市交纳的各种费用都有相关的规定,市民交纳的费用通常每年交纳一次,城外人则是每次入市时交纳。
交易成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成本上,花费的时间取决于运输距离,距离越远,成本越高,反之亦然。通常人们一天的行走里程为20英里,如将一天的时间分为三段,第一、三段为往返时间,中间一段为市场交易时间,使人们可以顺利地参与交易。因此,“市场的理想距离应为六又三分之二英里”。
依据特许状建立的还有集市(Fair),1227—1326年,授权建立的集市约有1500个。集市与每周举行的市场不同,通常为每年1次,每次开市一般为3天,个别大集市则多达4个星期。开市的日子多为宗教节日或者圣徒纪念日,1220年德文郡59%的集市是在圣徒纪念日举办。
集市规模有大有小,13世纪,英国大的集市有8个,多是跨国的商品交易,持续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两个星期;小集市为数众多,1500年以前,德文郡所记载的集市多达150多个,有的集市就是在市场的基础上形成,达比郡13世纪初有28个市场,其中24个又定期举办集市。
大量的集市缩短了交易距离,有的集市之间甚至只有1.5英里。无论集市的规模如何,都推动了交易的进一步发展,大的集市,推进了英国与法国、低的国家的国际贸易,如布匹、羊毛、葡萄酒、皮革等贸易。小的集市则推动了跨地区间的贸易,“将地方上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与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如牲畜、家禽、手工业品等。
集市的举行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此时天气温和,便于运输,而且也处在收获时节,领主和农民有更多的农产品用于交换。13世纪下半叶,英国形成了集市循环开放的格局,几乎每月都有大集市举行,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交换需求。此外,每个城市至少都有一个市场。伦敦有三个主要的市场:格拉斯教堂、圣鲍托尔夫和昆海斯。13世纪英国的城市数量在600—700个,因此,城市的市场数量在700个左右。
交换经济持续发展之动力: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
社会分工的发展,货币体系的完善,市场的繁荣,交通运输的进步,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商业化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根本原因是其满足了中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第一,加强政治统治的需求。威廉征服英国后,所创建的仍是以封土为基础的政治体制,他将全国耕地的20%和森林沼泽划归王室,其余的分封给总封臣,总封臣再进行次级分封,各级封臣为英王提供军役和其他封建义务,但是,军役仅有40天,服满役之后,只有国王付给高昂的工资,骑士们才会继续作战。
而且国王征收的地租和赋税主要是实物形式,不便于储藏,也不便于运输和调集,削弱了国王对经济的支配能力。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建立强大的王权和国家统一。为此,威廉首先举起了改革的大旗,通过索尔兹伯里宣誓、镇压旧贵族叛乱以加强王权,1085—1086年,又命令对全国地产进行大规模调查,并以货币核算其资产,作为征收赋税役务的依据增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
亨利一世进一步推进货币化改革,一是将王室领地从征收实物改为征收货币;二是由郡守负责征收王室领地租税,称为郡守承包税,在复活节交一半,另一半由国王随时征调,郡守必须在米迦勒节亲自到财政署对账,交够不足的部分,否则,予以重罚。此后,国王们开列了各种征税名目,都是以货币的形式进行。
第二,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中世纪英国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领主的地产非常不集中。坎特伯雷大主教地产分布在肯特等6郡,温切斯特主教地产分布在汉普等9郡,遍布英格兰南部和东南。自营地上的产物需要送往领主府邸供领主消费,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为此,有效的经营方式是就近市场出售农产品,给领主提交现金,领主再在附近市场购买所需产品。自营的经营迫切地渴望市场交换,12世纪后,诸多远离领主的庄园,开始转向为市场而生产。莱斯特(Leicester)的教士指出,他们出售绝大多数偏远地产上的谷物,大多数是在小市场上出售,而他们自己则在莱斯特市、东海岸的集市或相邻的村庄上购买食品、谷物、酒和羊毛。
坎特伯雷主教座堂小修院地产上,距离坎特伯雷10英里范围内的庄园,将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应修道院的教士和仆人们消费,那些距离25英里之外的庄园主要面向市场,交换比例很高。
结语
综上所述,12—15世纪,交换经济的发展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这也是马克思所讲的历史是“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形成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分工的发展、货币体系的完善、市场的繁荣、交通运输革命、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都指向和凝聚成了交换经济发展这一历史结果。这些因素起源于中世纪,并延伸到现代,并对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如此,它们的共同作用使交换经济不只是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服务,而是突破它,并孕育着走向现代化的新元素。
参考文献
[1]H.C.Darby.ANewHistoricalGeographyofEnglandbefore1600[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3.
[2]S.M.H.Bozorgnia.TheRoleofPreciousMetalsinEuropeanEco-nomicDevelopment[M].London:GreenwoodPress,1998.
[3]D.M.Palliser.TheCambridgeUrbanHistoryofBritain,600-1540[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4]R.H.Britnell.SpecializationofworkinEngland,1100-1300,E-conomicHistoryReview.,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