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账本”让碳排放看得见|寻找数字化标杆
本文收录于专辑#寻找数字化标杆#
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级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供应商,SAP(思爱普)在全球最大的2000个客户,碳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几乎是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1/3。
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自身深层需求,SAP推出其新的“绿色账本”举措,通过ERP导出财务账本的同时,也可以导出一个“绿色账本”,并将碳排放管理精确到几公斤。
碳排放管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遭遇挑战的一个缩影。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如何避免踩坑?6月14日,思爱普在中国举办峰会,就数字化加速、全球化出海、可持续发展等话题,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制胜未来。
借船出海
徐工集团董事长杨东升出现在此次会场。他说,在全球化发展下,徐工已由贸易出口的“走出去”,到深耕本地化的“走进去”,并加速向高质量发展的“走上去”阶段迈进,进入到海外营销、跨国并购、海外工厂建设和全球协同研发“四位一体”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徐工在海外有39家子公司、330个海外经销商,产品出口到191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徐工集团海外业务占比达到37%。
“徐工的国际化必须要先服务化。”杨东升指出,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面对的市场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过去是用一个产品打天下,如今,徐工应用SAP方案,把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全部连接起来,提供全价值链的服务能力。
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也提到,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企业只做出口贸易,借助一个贸易合作伙伴就顺利出海;有的重视海外营销,有相对完善的本地化市场和销售团队;更高形式的则是做海外运营,如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公司,有完善的实体运营,包括品牌、研发、生产、采购、物流、配送等;最高形式是全球化运营,有全球化的运营整合管控,并将其融进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和协同体系。
但出海“知易行难”,每个国家的法规政策都不一样;收/并购公司企业中,系统差异非常大;不少企业在国内有完善的供应链,一到国外,则是人生地不熟。
目前,在SAP的ERP体系中,把19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税务政策、数据要求都融入进来。同时,SAP有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连接了超过750万家企业,当供应链受到挑战时,企业能动态决定供应链的分配,达到敏捷性、灵活性。
遭遇“碳关税”
在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一个新的挑战是碳排放。
碳关税主要是欧盟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费。全球首个“碳关税”法案已正式完成立法程序。根据法案要求,碳关税在5月17日起生效。
而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出口欧盟的钢铁约600万吨,出口额约800亿元,和欧盟相比,我国的钢生产碳排放较高,且尚未纳入我国碳交易市场,因没有可供抵减的已支付碳价,会造成出口至欧盟的成本上升。
“很多企业的碳排放、碳足迹,甚至ESG报告,多是估算的。”黄陈宏谈到。
对山东世纪阳光纸业来说,难的是所有的数据非常零散,甚至以手工为主,大量数据并没有进入系统。即便是在碳核查时,很多数据也是模棱两可;此外,涉及不同部门,编制过程非常繁杂。
公司副总经理李金海坦言,生产和运营环节中碳监控和降碳目标,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如何把碳数据融入生产环节,甚至影响到供应链,目前还是存在难点。
但碳排放的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李金海说,目前下游客户对碳排放管理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食品、饮料、牛奶、啤酒等企业,都在极力推动碳足迹核查,“我们和很多零散的包装厂还隔着中间环节,如何向这些下游客户延伸,帮助它们实现整个行业的碳排放管理,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
“绿色账本”
此次会上,SAP重点推广其新的“绿色账本”举措,将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融入ERP云中。
“我们不需要估算,而是可以精准计算,根据ERP业务流程的每一步,都有一个碳指标。”黄陈宏说,原来通过ERP可以导出一个财务账本,如今也可以同时导出一个“绿色账本”;过去言必称“人财物一体”,未来将是“人财物碳一体”,一个财务账本加上一个碳的账本。
黄陈宏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客户,在全球有35家工厂,一年的碳排放约是700万吨。SAP将其业务体系与碳的解决方案融合一起后,碳排放的统计可以精确到几公斤,最关键是数据是可信的。
他指出,对一个企业而言,要用好“绿色账本”必须做三件事情,一是透明的数据,通过ERP信息体系,能看到碳在每一个生产流程当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碳排放数量;二是把碳的数据整合到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三是把它延伸到上下游的供应链,每做一笔生意,碳都能算出来,而且能够做到精准、真实、可审计的碳报表。
SAP正推进碳排放管理、碳足迹管理、ESG、循环经济等四个解决方案,打造企业碳交易平台,将碳数据纳入企业资源范畴,用数字化技术,助力实现“人财物碳”一体化,让碳数据“看得见、摸得着”。
【采写】南方+记者 郜小平
【智力支持】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广州大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研究院、广州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 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