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做企业,不论是做实业开工厂还是搞贸易做服务,都会想要做大做强。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难免以自身资金实力的问题,或多或少地用到一些财务杠杆。涉及财务杠杆,一般人都会想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但是,一个企业再怎么向银行贷款,所贷到的资金不会超过其资产总额,这就是财务上所说的负债经营。
两轮车这个行业,因为绝大多数整车厂都是把配件采购回来,组装好了,卖给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在专业的行业老炮老王的认知里,这一行进入门槛很低,其实很适合做负债经营。如果操作的好的话,完全可以突破银行贷款的限制,使负债100%超过资产,甚至是几倍于资产,做到杠杆最大化,使企业超常规发展。难怪行业老炮老王喝多了,嘴里嘟囔着:“加最长的杠杆,泡最靓的妞儿!”
与房地产等重资产行业相比,两轮车企实在相形见绌。房地产企业的加杠杆负债经营的方式太多了,贷款,发债,资管,永续债等多达28种融资手段,太过丰富了。所以网上流传着某实业大佬呛恒大皮带哥的段子:用30个亿的资本金,负债近30000亿(表内+表外)。这杠杆用的真是太好了,近1000倍的杠杆,古今中外,也没谁了。
两轮车企的加杠杆手段,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其实一个巴掌,基本上就囊括全了。
银行贷款杠杆
银行贷款杠杆说白了,基本上就只有流动资金贷款和抵押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主要是银行视企业6个月甚至12个月运营中产生的货款流水进项作为参照标准,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最后得出一个数字,作为给企业授信的一个参照标准。贷款的用度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能有货款流水的1/10作为授信额度,两轮车企的老板就要烧高香了。而且这种贷款方式,审核严,监管也严,利息也相对要高(相当于无抵押信用贷款)。
而抵押贷款基本上就是以土地厂房等做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大多数两轮车企没有自己的厂房,所以这种方式基本上对两轮车企来说不适用。而还有一些小众的方式,如仓单质押等,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本过高,风险不可控,没有银行金融有动力去做这种吃大力气赚辛苦钱的事情。在两轮车行业中,除了那些绝对的头部整车厂能最大限度地用到银行贷款,其他无厂房无设备的轻资产运营的整车厂,是很难从银行贷款的。
供应商货款杠杆
鉴于银行贷款的难度指数高,供应商货款和账期从来都是两轮车企营营觊觎的对象。两轮车整车厂的一个订单,以专注外贸的电助力自行车E-BIKE为例,从开始到结束,如果全程启用,并且供应商支持配合,整车厂能妥妥地做到1倍多的杠杆。首先,客户下单,会安排30%的定金,而如果绝大多数重要配件的供应商支持配合的话,整车厂甚至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如期交付给客户货物。这绝对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
配件厂商都知道,由于配件厂太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今的两轮车整车厂,只能在同质化的厂商里面,以价格来作为采购的重要依据,这一点,在“三电”配件中尤其明显。而在传统的五金件中,那些老品牌,比如禧玛诺Shimano,伟成Tektro,由于品质和口碑,这种低价内卷的现象几乎没有。太多的配件厂商,合力围猎整车厂,使得有些整车厂的心态发生变化甚至开始畸形。价格低的已经不能再低了,还要狮子大开口要长长的账期。这种心态的变化,可能今年会有一些产品同质化的配件厂商,顶不住现金流的压力,卷铺盖走人,彻底离开两轮车行业。
有些整车品牌商,为了应对要火烧眉毛的现金流压力,只能不停地更换供应商,从而来最大化地使用供应商的货款杠杆。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长此以往,只能害了自己,跑了客户,丢了订单。
客户(订单)杠杆
客户订单杠杆也是出海的两轮车企常用的很有效的杠杆方式。一般客户会先安排30%的定金。足够其运作这批订单的整个流程了。有些两轮车企和客户深度绑定,甲乙双方不再是简单的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而是相互持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全心负责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另外一个全心铺设渠道,塑造品牌,从而在终端市场形成一股合力,使得车子畅销,双方利益最大化。以前的浙江市场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如今,在滑板车领域,又有客户和整车厂深度合作,客户持股整车厂,给整车厂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双方实现1+1大于2的效应。
还有一些小众的客户杠杆方式,比如国外流行的车型众筹。之所以小众,是因为众筹的数量规模有限,产品不能规模化。另外众筹的话,需要两轮车企有很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这是国内绝大多数两轮车企都很难办到的。
杠杆产生于虚空,却又能撬动无穷。杠杆看似虚无缥缈,一旦掌握了其中的精妙之道,就能体味无穷之力量。但是杠杆也是有度的,一旦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度和误判了市场形势,杠杆也会让你陷入无穷的深渊。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增长能掩盖一切内部外部的问题。一旦市场回归平稳甚至低迷,杠杆就成了万劫不复的灾难。
“今年不接大订单,资金上吃不消,也没啥钱赚!”老王对着手机大声吼到,“金殿?金殿早关门了!赶紧洗洗睡吧!”
免责声明:
1.本文所有非原创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运营者删除!
2.本文仅代表自媒体“两轮车评”运营者个人观点,与其他任何组织和机构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