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英国债券市场正接近一个拐点,”据彭博社报道,在英国国债债券收益率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之后,通胀数据和英国央行的决定将影响债券交易员的前景。在此背景下,本周英国迎来关键一周。备受关注的英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于周三公布,紧接着,英国央行将于周四公布利率决议。市场目前预计,英国央行届时将加息25个基点,使基准利率升至4.75%,明年利率将达到5.75%,甚至可能达到6%。若英国央行周四如期加息,这将是该央行连续第13次加息。彭博社援引经济学家的话警告称,“如果利率达到金融市场认为即将达到的6%水平,英国经济将面临急剧衰退和大量失业”。英国2022年GDP为3.068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如果它陷入衰退,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经济衰退正在“路上”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英国第一季度的平均工资涨幅已经达到7.6%,这说明英国劳工市场人手短缺问题严重。对此,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引述多位伦敦金融城分析师的话称,“以目前的情势看,英国经济年内表现将乏善可陈”。英国《卫报》报道称,尽管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月环比微涨0.2%,好过英国央行预期,但经济衰退正在“路上”。
英国财政大臣亨特14日对外表示,面对高通胀的持续,英国央行除了进一步加息外,别无选择。而英国央行的加息行为正给本地按揭贷款市场带来灾难性后果。彭博社报道称,根据英国分析机构BuiltPlace市场分析师尼尔·哈德森的计算,英国不少房主将把近1/4的收入用于抵押贷款成本,对于那些不得不以较高利率进行再抵押贷款的人来说,生活成本危机将比能源危机带来的冲击更大。
不少英国经济学家预计,英国下半年将难逃经济衰退,而英国政府财政吃紧难以通过扩大基建或民生项目来刺激经济,带动就业。英国天空新闻报道称,英国政府短期借贷成本最新利率达到4.83%,达到近15年的新高,首相苏纳克已经取消了约翰逊政府在2019年制定的,斥资36亿英镑的100座城镇发展计划。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李冠杰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英国经济面临着衰退风险:首先,金融、旅游等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但目前相关产业链并未完全恢复,服务业的复苏需要一定的经济循环周期;其次,英国国内利率和通胀水平高企,工人连续罢工,劳资矛盾制约经济恢复的进程。第三,英国采取加息手段来应对通胀问题,此举可能会让该国在未来几年一直保持高利率,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
德国之后,英国失守?
“英国会尾随德国滑入衰退吗?”就在5月份,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突然滑入衰退的消息持续发酵的同时,英国媒体就打出这一标题,忧心忡忡地称,高通胀和高利率被视为德国衰退的原因,但这两个指标英国都比德国要高。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5月25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德国GDP下滑0.3%,去年第四季度下滑的0.5%,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速为负值,达到了技术性衰退的标准。欧洲已经出现了一位“差等生”,紧随其后,还会有几个?
随着通胀持续对欧洲经济造成影响,欧洲央行在本月15日也下调了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法新社报道称,欧洲央行调低了对今年欧元区经济的增长预期,预计今年欧元区GDP同比微增0.9%,明年增长率也将只有1.5%。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1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元区今年的通胀率预计仍高达5.1%,到2025年才会降至2.3%,接近欧洲央行的政策目标。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面对顽固的高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窘境,欧洲央行不仅加息至3.5%,并暗示将在7月再次加息,说明一方面欧元区陷入明显的工资及物价螺旋式上升,另一方面是该地区经济陷入停滞,导致欧元区通胀在两年内难以回归2%的目标。
英国怎么办
经济低迷的压力,不断推高英国民间的不满情绪和要求政策大幅调整的呼声。英国央行前行长卡尼早前接受英国《卫报》专访时表示,英国通胀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就是脱欧。他表示,早在英国脱欧之前,他就曾警告英国民众,英国脱欧对经济有负面影响,将导致物价上涨、英镑疲弱和增长缓慢,而且如果无法维持与欧盟的密切关系,失业率也会上升。
英国当地市场建议英国政府调整对外政策,扩大与非欧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路透社引述中国英国商会近期对英国企业的调查发现,76%的受访企业表示对中国经济复苏的未来一年感到更加乐观。中国英国商会主席朱利安·麦考马克表示,英国公司愿意且希望在中国投资。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英中贸易额达1110亿英镑,使中国成为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前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早前就在公开讲话中表示,中国正在进一步对外资开放金融服务,中国消费者对进口高端消费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英国企业必须抓住这些机会。
李冠杰表示,中英之间的贸易并没有像政治领域那么敏感,双方的经贸关系还在脚踏实地地往前走,英国对此也比较看重。当前商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英间经贸往来是两国关系稳定的基石,即使中英关系在外交、政治上遇冷,经贸合作仍未受太大冲击。
他进一步表示,在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英国进口中国产品,这有助于英国稳定国内物价,降低通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