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手工筛选枸杞。陈贇业 摄 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显示,处于曲线中间的制造利润率最低,而曲线两边的研发和营销利润率最高。 从最初的简单种植、到如今打造品牌全面开展绿色有机,凭借柴达木盆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决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枸杞产业发展已实现从“一粒好种”到“一桌好菜”的转型,正如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一样逐渐上扬。 6月初,在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加工生产车间内,一颗颗果实饱满、纹路清晰的深红色枸杞静静地躺在蓝色塑料筐内,等待着车间最后的加工包装工序,然后它们将被打包运送到天津港,从那里再乘坐轮船漂洋过海抵达万里之外的订单目的地——法国。 加工生产车间外的走廊上,公司办公室主任韩锋林透过玻璃,一边观察着车间内的生产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这笔18吨国外订单的生产加工流程。 “看着我们的产品走出格尔木,走向国内外市场,心里很高兴。”面对眼前的枸杞产品,韩锋林难掩内心的自豪。 这份自豪感来自公司上下的努力付出,来自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和荣誉:666公顷高标准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年产2000多吨有机枸杞鲜果,产品80%出口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连续11年枸杞出口额位列青海省第一;获得中国、美国、欧盟有机认证;获得ISO9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使用权;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第五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公司打造有机产品的决心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韩锋林介绍说,这里的每一粒枸杞都可以追溯其生产加工过程,具体到种植地块、修剪时间、施肥情况等信息。生产加工过程中,公司不断优化各项工艺,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严格遵循中药材炮制阴干工艺,最大限度发挥枸杞营养价值,确保每一粒枸杞的品质。 做好“两头”,带动“中间”。在韩锋林的带领下,记者更换防尘服,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深入加工生产一线。加工生产线上,工人们严格执行标准化加工流程,一颗颗枸杞通过静电毛发分离、金属探测、人工拣选、紫外线灭菌等环节,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干净卫生,更是优中选优保证了每一粒枸杞的颜色、形状统一。 “枸杞品质好不好不只是看颜色形状口感,还得看种植及加工管理标准、农药残留、多糖含量等多项指标。”从事质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张钿梅告诉记者,经过检验,公司生产的枸杞产品,700多项农残全部零检出,产品品质安全可靠。 201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常青带领团队为公司有机枸杞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强了亿林枸杞的品质。围绕优质的枸杞品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紧抓种植、制干、加工、产品研发等关键环节,逐步完善和健全产业链条,一步步构建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追求产品品质的过程中,有机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我们的生产经营。” 从韩锋林口中得知,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枸杞”理念,通过抓好节水灌溉、培育优质苗木、施用自发酵有机肥等关键环节,在戈壁瀚海打造出了一片高标准有机枸杞种植基地,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枸杞文化等生态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公司通过改进工艺、水资源高效利用、做好节能减排等方式,践行了有机发展理念。 “在政府的支持下,有机发展让我们的枸杞品牌更具影响力。”韩锋林介绍说,当下有机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因有机发展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些年,政府不遗余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助力“青字号”出青,公司的枸杞品牌借助有机发展等优势得到大力推广。受益于政府提供的平台,枸杞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各种展会积极推介青海优质枸杞品牌,得到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影响力越来越强。 “在青海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大潮中,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枸杞产业的第一梯队。”韩锋林表示,接下来的工作中,公司将继续秉持有机发展理念,做精做强有机枸杞产业,主动融入全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贇业
编辑:崔永焘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