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电动汽车出口647.5亿元,同比增长122.3%。一季度中国“新三样”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前五大市场出口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71.6%。
看到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应该高兴,但是能不能持续呢?答案是很难。
一是我们出口的大头依然是欧盟、美国、日韩及英国,这些国家正在美国的带领下运作“去中国化”。只是由于“新三样”各国需求突然猛增,其他市场一时提供不了如此大的产能,不得已只能从中国进口,等欧美及东南亚、南亚国家产能上来,欧美国家就会及时转移采购对象。近期应该已经有了这种迹象,比如美国以新疆产品存在强迫劳动为由,扣押了几批中国光伏产品;印尼为了不影响对美出口,禁止新能源领域中国资本参与等等。
二是看到国际市场“新三样”需求猛增,买卖好做,必然会刺激国内各路资本投资新能源的热情,因此难免泥沙俱下,产品良莠不齐,到头来有可能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砸了中国“新三样”的牌子。
小编并非杞人忧天,回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对我国的轻工产品需求猛增,好多假冒伪劣产品被国际倒爷贩卖到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砸了国家的牌子,直到今天在不少俄罗斯人心目中,中国商品还是质量差的代名词。所以面对现在这样好的形势,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国家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控好质量,制定较高的质量门坎,防止信誉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