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烧烤火了,准确的说是山东的淄博烧烤火了。
因为烧烤,全国人民的目光一下子都聚焦到了淄博。同时,因为这波舆论热潮,最近前往淄博吃烧烤的年轻人也络绎不绝。
不管怎么说,至少这波舆论宣传是很成功的。仅靠着宣传就能为当地吸引一波旅游热潮,这说明宣传已经成功了。背后操盘的一定是一位高人。
然而,旅游对当地带去的仅仅只是短期红利,并不能变成长期的经济发展动力。
大家都知道,烧烤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产品,也没有什么准入门槛,属于谁都能做的东西。山东淄博的烧烤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烧烤这种东西想要做出差异化是很难的。也许,你能在商业模式上做出创新,但想要在产品上(口味)做出什么竞争优势是很难的,或者说根本没什么空间。
因此,烧烤不可能成为淄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可能成为山东的经济推手。
当然,想必也没人指望依靠烧烤来带动当地经济。烧烤只是一个噱头,很多人认为,吸引了那么多人来旅游后,就能引来投资、引来人口。这种想法简直异想天开。
第一,你们认为资本蠢吗?资本没有发现还是说错过了山东?
不在圈内的不知道,资本圈内别看人人都表面光鲜亮丽,其实比“996”还要内卷。红杉资本的沈南鹏曾经说过,“以前有一段时间中,自己八天分别在七座城市中过夜。”虽然这种情况属于比较特殊的,但大多数资本圈内的人一天都不可能睡满6小时。资本远比普通人聪明的多,资本圈内的人也比普通人勤奋的多。如果真是明珠,资本是不会让其蒙尘的。所以,靠着烧烤吸引来的关注度想要引起资本的集体行动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你们认为别人蠢吗?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居住在山东的省外人口412.9万人,而居住在省外的山东人口425.9万,那么也就是说山东人口净流出13万人。其中,居住在山东的省外人口主要来自黑龙江、河南;而居住在省外的山东人口主要去往北京、江苏、上海。换而言之,山东本地人都在往外走,还指望吸引别人常住山东?至于山东为什么留不住人,原因来自多方面,不是本文讨论重点。但数据已经证明,山东留不住人是客观事实。
其实,这次烧烤宣传的背后是山东迫切的想要得到来自全国各方面的经济支援。
2021年,山东青岛的债务率高达642%、威海的债务率高达505%。其中,青岛是山东省内经济第一区。
山东的财政危机不言而喻。为此,中央接连发文指导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比如,2022年11月1日,财政部预算司发布财预137号文就明确表示,“指导山东逐步降低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水平。”
而直到今天,山东的财政危机并没有结束。根据山东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04.04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795.46亿元,同口径下降1.7%,税收占财政收入同口径比重达到7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1.2万亿元,达到1213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民生支出95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9.1%,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支出,分别增长9%、5.3%、13%、8%、11.6%。
除了财政收支缺口巨大外,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税收收入也出现了下滑态势。大家都知道,税收收入主要是企业的税收收入,个人所得税所占税收比重不大的。税收收入下降一定是因为企业税收减少。这说明山东的企业日子不好过。
山东作为全国第三大经济区,本身经济体量非常大。但是,山东的经济太过侧重于传统行业,主要聚焦于煤炭、钢铁、化工、医药生物、家用电器行业。在山东,市值突破两千亿的上市公司只有海尔和万华化学。如果自己回忆一下,山东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大企业也几乎都属于这些领域,除了海外、万花外,还有海信、鲁花、潍柴、青岛啤酒等等。
仔细观察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山东没有科技巨头、也没有新兴产业巨头。这也是山东经济发展停滞的最大原因。
山东没有像样的互联网公司,也没有搭上现在汽车行业的市场风口,更没有与当前火热的AI概念相匹配的企业。可以说,山东与这个时代脱节了。
山东的经济完全是靠大基数堆出来的。2022年,山东GDP接近9万亿元,如果考虑山东1亿人口的话,山东人均GDP不到9万元。而同期广东省GDP为12.9万亿元,广东省人口1.27亿,人均GDP超过10万元。按照这种算法,上海人均GDP是16万元、北京人均GDP是19万元……也就是说,算人均GDP的话,山东根本排不上名次。这也说明山东经济空有规模缺少质量。
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资本还是人口都不可能青睐山东。眼下,整个市场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传统产业注定比不过新兴产业。资本怎么可能放着新兴产业项目不投,转而去投传统产业呢?同时,因为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太低,工资也上不去。根据齐鲁晚报报道,2022年山东市场化平均薪酬6440元,中位数5500元。就这样的工资水平还指望吸引外来人口?
所以,说了这么多,结论就一条,烧烤经济学是行不通的。山东想要摆脱困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吸纳高科技企业,向原有的经济体系注入新动力。只靠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只能带来短期效应。而且,这种方法也不能多用。总不能今天烧烤,明天火锅吧。靠宣传是不可能带动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