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区外砂街道: 特色产业“带旺”镇域经济 | 竞跑“百千万” 再造“镇能量”
【编者按】
作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局。当前,汕头发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将大力推进强县联镇带村,并提出重点培育20个中心镇(街道),打造县域经济的“支点”和增长极。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富县、兴村,必先强镇。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竞跑“百千万” 再造“镇能量”》栏目,聚焦汕头镇街一线奋进故事和亮点举措,凝聚更多更精彩的“镇能量”。敬请垂注。
“外砂纱线‘远渡重洋’到了孟加拉国!”近日,一个好消息从汕头市龙湖区外砂街道传出——汕头市新青纺织品有限公司今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创立了外砂企业在孟加拉国的第一个纱线销售点,助力外砂潮织品牌海外腾飞。
毛织产业是外砂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一个个毛织企业成长路上的小突破,组成了外砂潮织小镇产业振兴的良好态势。围绕这一特色产业,外砂街道正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特色产业赋能镇域经济崛起。外砂街道党工委书记谢镇杰介绍,原外砂镇是省命名的“中心镇”,改为街道后,外砂街道仍秉承原中心镇的资源禀赋,努力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找准定位、把握机遇、加快步伐,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外砂实践。
外砂街道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受访者供图
强化平台构建
辖内毛织产业市场主体超两千家
走进汕头市新青纺织品有限公司产品展厅,各类纱线织品琳琅满目。“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在纱线研发生产上下功夫,如研发保暖、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纱线等,并与国内最大的色纱生产企业富春染织签订相关合作。”公司负责人谢春青说。
类似的研发生产应用场景,已经成为外砂毛织企业提质升级的共识。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回暖,外砂街道毛织订单量显著增长,企业自发打破传统、求新求变,对发展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外砂相继被评为广东省“潮式毛衫”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广东省潮式毛衫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中华毛衫名镇。2018年,外砂潮织小镇被正式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据悉,当前外砂辖区内与毛织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有2000多家。
如何充分发挥毛织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潮织小镇创建步伐?谢镇杰介绍,强化平台构建是一大“招数”。目前,辖区内已建成潮讯青创中心、毛织新品研发中心、越洋物流电商孵化基地三大毛织产业创业孵化平台,并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外砂潮织小镇产业展览会,有效促进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合作。同时,推动资源整合,充分整合现有淘宝村、毛织个体户等分散资源,成立龙湖潮织行业协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外砂街道充分发挥毛织产业基础优势,建成三大毛织产业创业孵化平台。 受访者供图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赋能是外砂潮织发展的“重中之重”,外砂街道积极探索“电商+直播”新模式,授予一批“潮汕潮织”区域品牌商标,牵线搭桥引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和跨境电商运营服务,助力毛织企业跨境出海、开拓商机。目前已有“希音”“黑刺”“拼多多”等平台入驻运营或开展招商活动。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我们的关注重点。”谢镇杰告诉记者,为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提振发展信心,外砂街道还制定出台《外砂街道支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行12项帮扶惠企措施,以真金白银的政策奖补,精准支持企业经营发展,这也成为全市首个街(镇)级惠企扶持政策。
此外,龙湖区委、区政府也高度重视扶持毛织产业的发展,拟在龙湖东部现代产业园区提供土地,建设毛织产业专业园。今年初,在龙湖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下,外砂街道赴深圳开展毛织企业招商活动,打响了新年全区外出招商“头炮”。
擦亮特色名片
谋划建设酱腌菜产业园
事实上,外砂街道实现产业振兴的抓手,绝不只是毛织产业一项。在推动镇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外砂街道正在谋划建设酱腌菜产业园、支持蓬盛味业建设预制菜研发园、滨裕养殖建设狮头鹅产业园,促进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好特色农业产业牌,走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是外砂街道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的另一个赛道。谢镇杰介绍,外砂片区被外砂河所滋养,辖区内有饮用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水质超一类标准,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外砂街道大力推进“一村一品”项目申报工作,外砂酱腌菜、五香溪蔬菜、林厝狮头鹅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的名声逐渐打响。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汕头预制菜美食博览会上,各种“汕字号”预制菜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食客、专业观众、采购商进入展馆品尝美食、洽谈合作。而作为推动潮汕特色风味小菜产业化的代表之一,酱腌菜是外砂农产品的特色名片。
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财喜介绍,公司凭借专业的原料基地、生产供应链、产品研发、销售渠道,成为酱腌菜细分行业第一品牌。据悉,这家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也带动了上万名村民脱贫致富。
在促进酱腌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上,外砂街道正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牵头成立汕头市预制菜产业联合会酱腌菜专委会,规范和提升酱腌菜生产工艺。同时,外砂街道大力支持预制菜研发园建设,鼓励企业开展预制菜成果研发及技术转化,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推动联农带农富农,努力让乡村产业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在外砂街道,一个名为东溪的村落虽小,但文化气氛浓厚。十里榕堤、长寿庵、七家内、世德堂、大夫第、明新书斋……这些已成为著名景点的祠堂、宅第和书斋等,是东溪村内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文化底蕴邂逅美丽乡村,古代历史与现代乡村会碰撞出了什么火花?
近年来,外砂街道把发展文旅经济作为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的新突破口,通过打造环境整洁、底蕴深厚的潮汕特色村落,已初步形成以东溪村古村落为中心、辐射周边村,汇集历史人文、红色革命、田园观光于一体的特色古村落旅游线路。从去年4月开始,东溪村还启动文化广场景观提升、村内道路改造升级等40个项目的建设。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外砂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打造“文化外砂 红侨根脉”乡村振兴示范带,突出展示“文、红、侨”核心内涵,同时积极培育引进文旅业态,擦亮东溪古书斋、蓬沙书院、蓬中华侨文化展馆等招牌。
特别在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方面,外砂街道明确发挥“红色侨乡”资源优势,借助“侨经济”为城乡融合发展赋能添彩。以东溪村为例,这里曾经是红头船满载外砂人过番的古码头,民间文学“金东溪传说”集中反映东溪村先民“过番”创业、心系桑梓、文风蔚起、福荫后代的故事。今年4月,“金东溪传说”入选龙湖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外砂街道聚焦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着力打造文明外砂、绿美外砂、和谐外砂。具体而言,外砂街道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职责,切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讲好外砂文化故事,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助推“百千万工程”,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也是关键。外砂街道将汕头市委关于开展争做“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把活动开展与重点任务相结合,为全年工作明确方向、找准重心,全面建立起“百千万工程”组织体系,形成街村两级合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南方+记者 蔡沚彦
通讯员 金怀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