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构建“硬核”孵化生态!苏州创新技术“摆渡人”让好技术从实验室走进产业
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背后的技术支持中,有一支力量来自苏州。声光微纳技术研究所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不断攻坚克难,最终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垄断,保证了大型客机的火焰筒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据悉,声光微纳技术研究所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旗下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常熟经开区、中科院徐红星院士团队三方共建。
“发动机火焰筒气膜孔加工国产化设备的预研与试制”是好技术从实验室走进产业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科技创新技术转化过程中,一边是技术待转化,一边是市场缺技术,“摆渡人”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决定科技成果能否真正投入市场。作为创新技术的“摆渡人”,苏州市产研院走出了一条“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专业孵化+科技投资”的产业创新生态之路,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先进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
四年构建“硬核”孵化生态
在传感器领域,有一种叫作“弛豫铁电单晶”的核心材料,发现20多年以来,压电性能就再没有新的突破,且透光率低,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西安交通大学徐卓教授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发,在2020年让这一材料同时获得了高压电性和高透光性,突破了长期以来两者难以共存的国际难题。
这一技术突破与“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等,一起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在2022年荣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最高奖、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支持。
技术硬核,在石油、电力、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真要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也面临着资金、市场、运营等诸多困难。
让好技术从实验室走进产业,2019年1月成立的苏州市产研院,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一些之前有合作、有来往的科技界朋友,基于对苏州产业基础的信任以及以往合作的认可,会向我们推荐一些有核心技术的早期科技项目。”苏州市产研院副院长崔锦江介绍。徐卓教授研究团队的项目,就这样进入苏州市产研院关注范围。
2020年,苏州市产研院赴西安找到项目团队,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苏州的营商环境、产业政策以及苏州市产研院新颖的合作机制,让埋头科研多年的科学家们,放下所有顾忌,决定到千里之外的苏州推进项目的产业化。
2021年,由苏州市产研院、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徐卓教授团队三方共建的电子功能材料技术研究所落地苏州高新区。苏州市产研院与苏州高新区以“拨款+投资”的方式支持技术研究所发展,通过强化团队持股、拨投结合等模式,实现了研发团队“出小钱、持大股”。
把技术研究所的发展与科研人员深度捆绑,其推动产业化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西安交通大学的两名教授,放弃高校编制,全职进入技术研究所工作。这种“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的运作模式,摆脱了传统体制的束缚,为技术和产业之间搭起一条便捷高效的通道。
如今,电子功能材料技术研究所取得快速发展,不仅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孵化的首个产业化公司也获得知名机构千万级种子轮投资。
灵活的政策支持和全周期的科创服务,让科技创新团队纷至沓来。
由中国科学院朱日祥、潘永信,中国工程院李阳等三位院士领衔创立中科地星创新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徐红星院士团队与产研院共建声光微纳技术研究所;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吴鑫华团队与产研院共建先进制造材料技术研究所……
成立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顶级科学家团队选择与苏州市产研院合作,把先进技术成果在苏州进行产业化落地。
借力产业龙头“航母群”
打好成果孵化“组合拳”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科创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或布局新赛道,中小型科创企业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自己组建团队做研发,投入成本太高。
如何将掌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手中的科技成果为企业所用?与苏州市产研院合作,链接大院大所资源,共建技术研究所或者新建一个公司来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苏州市产研院与区域钢铁产业龙头企业永钢集团共建绿色制造熔接技术研究所,布局高强焊接材料研发;与集成电路领域龙头企业晶方科技,共建车规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所,提升车规芯片的国产化以及自给率;与苏州建筑龙头企业中亿丰集团,共建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探索传统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成立以来,苏州市产研院已经与9家龙头企业共建技术研究所,并创新性提出“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模式。据悉,“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的同时,还能利用龙头企业的企业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弥补科研人员企业经营上的短板。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核心地位,也扮演起领航员的角色,领着研究去贴近市场、贴近产业。
“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产业内的共性技术,是合作的前提,”崔锦江介绍,“为了避免合作的技术研究所或项目,变成企业的研发中心,我们规定,参建企业不可控股,技术研发的核心团队始终占大股,同时,参建企业要保证研发订单和经费支持,这样通过企业,又把转化后的科研成果与市场连接起来。”
截至目前,苏州市产研院累计建设25家技术研究所,实施7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吸引15个中外院士团队来苏创业。
平台、项目、“大咖”,形成了引才的独特优势。目前,各技术研究所拥有400多名高端研发人才,来自中国科学院、北大、上海交大、复旦、南大、哈工大、西安交大等数十所国内外高校、机构的近百位教授、研究员参与到技术研究所的建设之中,其中29人入选县区级领军人才,12人入选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人入选省双创人才。
当然,孵化“硬核技术”,建所立项只是开始。拨投结合模式的资金支持,政策、厂房、设备、人才等方面全方位的配套赋能,让技术走向生产线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了煤化工行业第一个“万吨级二氧化碳矿化示范项目”;同位素技术研究所与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签订C-14化学交换法提纯项目合作协议,填补国内C-14核素生产的技术空白,实现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回收利用……
目前苏州市产研院各类建设项目共申请292件发明专利,多个技术研究所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衍生、孵化及引进科技型企业119家,其中获评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民营科技企业4家,入选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入选省四星级上云企业1家。
投资和创新跨界成“一家人”
引导高端成果落地孵化
4月26日,一场投融资交流会上,苏州市产研院的剑芯光电、搏迈星源、沛心科技以及同位素技术研究所、免疫技术研究所等5个科技项目参与其中。活动一结束,多个项目与资本就迅速展开合作洽谈。
还在培育孵化的科技项目就能受到资本的青睐,这并不常见。“以前规避一些早期还没产业化的创新项目,是因为风险太高,而且一些项目的技术艰深难懂,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现在市产研院等于帮我们做了这一步识别。”中科创星执行董事李博涛说。
同样,对于孵化培育的科技项目来说,资本的投资协议、合作条款、退出要求等“跨界”玩法,有了“自家人”做参谋,也就多了一份安心。
2022年12月,苏州市产研院并入苏创投集团,成为集团早期科技项目投资和创新资源招引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懂创新技术的与懂投资的成为“一家人”。
据悉,在苏州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进程中,当企业在关注技术、布局创新链的时候,作为国资背景的创投机构,苏创投集团的使命就是引导资本回归实体经济,“沉下心、俯下身”关注、引育“硬核科技”,助力苏州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强链”。
当前,包括总规模200亿元的“苏创工银产业创新集群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的“苏创产业创新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龙头企业产业基金”等千亿基金签约成立,拓宽与板块的协作半径构建协同创新网,不断提升苏州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苏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牟说:“作为国资背景的创投机构,我们的优势在于对国家政策的前瞻性解读和与地方政府的深厚联系。在创投圈如今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可以引导资本投向高端‘硬技术’创新,投向前端原始创新,作为长期耐心资本,引导适合苏州产业定位的高端科研成果落地孵化。”
( 苏报记者 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