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5日电 题:贵州册亨:园区创业就业孵化 让“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作者 李和江
“订单多了忙不过来,每个月要赶制销往外地的公文包至少都有500多个,同时还要接一些本地订单。”一大早,贵州册亨县莲伊刺绣工作室负责人黄莲就开始忙个不停,工作室里摆放整齐的公文包即将发给客户。
图为刺绣黔西南州级传承人杨学琴展示其撩、扎染工艺作品。
走进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布依锦绣苑,一幅民族色彩浓厚的产业布局图映入眼帘。总面积约1850平方米的布依锦绣苑入驻了47家涉及经营布依民族特色服饰、盘扣、香包、蜡染等手工制造企业,是集传统工艺生产、休闲购物、特色旅游、研学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创业就业孵化园区。
黄莲是布依族服饰黔西南州级非遗传承人,在她看来锦绣苑孵化园让非遗传承人、绣娘们得以集中交流学习,比起以前的“单打独斗”订单量也多了不少。自己设计的新款式被园区其他手工坊看中的,也会与大家共享共用。
图为锦绣苑的布依刺绣产品。
该园区聚集了6名非遗传承人和136名绣娘,充分发挥了设计、刺绣、蓝染、缝纫等方面布依传统手工艺特长,除了生产以外日常开展绣娘培训和青少年研学课堂。
缬字号扎染坊的员工韦昌飞的专长是刺绣,从最初的绣花草的风格转向了绣动物的尝试,一幅狐狸刺绣图栩栩如生。“随着扎染坊搬过来锦绣苑后与大家的交流学习更方便了,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还新学习了蜡染手艺。”韦昌飞一边展示其新学的蜡染作品,一边从手机里翻找自己得意的刺绣作品。
图为工艺复杂的撩、扎染布料。
册亨县大部分女性都会刺绣这门手艺活,除了像韦昌飞那样到工作坊务工的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绣娘是居家接单的,她们一边照顾着家庭,一边做刺绣赚些外快。在工作坊领任务的黄庭艳又承接了新单子,她将在家里完成一些制作盘扣的工作。黄庭艳介绍,每个月大概能有一两千元的兼职收益,多劳多得。
“除了布依服装的扣子以外还对外接有订单,云南昆明的这单每个月都要一千件衣服的盘扣要做。”谈起工作情况,工作坊负责人杨学琴直呼人手不够,希望有帮手承担起盘扣的工作,自己也好腾出经历去做研究。2008年开始做民族服装的杨学琴,2016年尝试开工作坊,非常沉迷于民族服饰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培养出的染料染色效果怎么样,她都会一一记录其用量、温度等条件,有时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锦绣苑园区采取了“公司+协会+绣娘”“能人+基地+绣娘”等模式,由企业跑市场、拉订单,通过“点餐式”“订单式”等方式,提供自主创业、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等多种就业岗位。 同时,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产品研发和款式设计,将传统手工艺与时尚元素相融合,已推出胸针、耳环、手提包、旗袍等21款新产品。册亨县妇联主席刘畅介绍,锦绣苑长期带动手工制作、加工制造、工艺生产等就业136人,间接带动锦绣产业就业1200余人,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