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佛门CEO释永信,4.5亿阔气买地,少林寺商业版图庞大
一个少林寺住持进军房地产行业,这究竟是高僧布道,还是另有所图?说到这,相信很多人都猜到了今天故事的主角,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据说他名下的企业多达18家,身价高达30亿美元,一件僧袍就要16万。这位高僧身上的故事那可太精彩了,下边咱就一起来聊聊。
释永信出生于1965年,父亲端着工程局的铁饭碗,一家几口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可能有人要问了,不是只有吃不起饭的穷人才会出家当和尚吗?释永信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这一切还要从他家里的那几本佛学书说起。释永信小时候对家里书架上摆的书很好奇,特别是那几本跟佛学有关的,于是他就缠着父亲让他给自己讲讲,孩子好学家长肯定不会拒绝,于是父亲就开始给他讲佛学、讲少林寺。结果释永信这么一听,还真就爱上了少林寺,从此之后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少林寺里的高僧。
但作为父母,要是知道自己的孩子有这种梦想,那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只不过当时他的父亲以为这只是小孩子的玩笑话,所以就没过多在意。直到释永信16岁那年,父母才意识到原来这一切都不是玩笑。这个年纪本应该在学校好好读书上学的,但释永信突然跑到家里对爸妈说,“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去少林寺当僧人。”
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人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出家,释永信的父母为了挽留儿子什么办法都试了,可惜还是没有改变他的想法。
最后,释永信也不管家人的意见了,直接背上行囊就出发。到了少林寺之后,他找到了方丈释行正,对他说自己想皈依佛门。或许是被他的这份真诚打动,方丈同意将他收入门下。经过剃度之后,释永信正式成为了少林寺的一员。
但理想和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释永信想象中的少林光鲜亮丽,而现实中却是一片荒凉,周围的环境破败不堪,生活条件那只能用贫苦来形容。从小衣食无忧的释永信,真的能接受这种生活吗?他当然接受不了,只不过为了自己的少林梦,释永信并没有还俗回家,而是下定决心要改变这里,把它变成自己心中的少林。
很快,机会就来了。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火遍全国,直接创造了1.6亿的票房神话。这场电影播出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少林热”,很多人跑到少林寺旅游,随着客流量的增多,香火钱也比平时多了不少。有了钱之后,少林寺各方面条件都在一点点变好。
释永信看着这一切颇有感触,没想到一场电影就能改变少林寺的命运。这件事让他产生了不少灵感,要是能继续扩大少林寺的影响,提高热度,那岂不是就能打造自己理想的少林寺了吗?但问题又来了,释永信一个普通僧人哪来的那么大权力,老方丈还在,什么事也轮不上他来做主。
就在1987年,老方丈突然离世,临终前他指定徒弟释永信为新一任方丈,并嘱托他一定要把少林寺发扬光大。含泪送别了老方丈之后,释永信便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其他僧人都在寺庙苦心修行的时候,他带着所谓的少林文化走到了尘世中。第一步就是成立少林文化机构,这名字一听立马就有点商业的味道了,哪里像是僧人修行,但释永信说了,这就是自己独特的修行之道。而且他还经常到各地参加访谈,只要人家发来邀请,他基本上都会到场。
一个顶着高僧称号的人四处搞这些难免会引来争议,没过多久释永信的事情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很多人认为再这么继续下去,少林寺恐怕要被整垮。还有人说和尚就要有和尚的样子,安心在寺庙里吃斋念佛就行了,不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更不要跟世俗混在一起。但释永信可不是一个会轻易受舆论干扰的人,别人怎么骂他不管,自己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世俗这个口一旦开了,那可就彻底刹不住车了。很快释永信就跟一群商人混在了一起,真实目的不言而喻。他还创建了一个名叫释永信师父的账号,名义上是为了宣传少林文化,实际上就是在高价卖自己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水平怎么样我们不好评判,但确实给释永信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尝到了甜头之后,他的野心更大了,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少林寺彻底商业化。没几天寺庙附近就多了很多新型功德箱,这可不是一般的箱子,上边有二维码,没带现金的游客拿出手机扫一扫,即可线上支付香火钱,就是不知道这钱佛祖能不能收得到。
少林寺接下来的发展更是出人意料,短短几年之内就涉足了文化、体育、教育等多个行业,产业更是遍布全球,光是少林文化中心就有50多个,全球学习少林功夫的人多达6000万,这每年能给少林寺带来一千万英镑的收入。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释永信的胃口超乎你的想象。2022年4月,有消息爆料称 铁嵩科技斥资4.52亿买下了一处商业用地,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商业交易,一查才发现,原来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释永信。消息一出大家纷纷猜测释永信的真实目的,既然是商业用地,应该不是拿来建寺庙的,这么一看,还真有可能是打算进军房地产。
少林寺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可能满足了释永信私欲,但它已经不再是一片远离世俗的净土,实在是有点令人失望。如果释行正大师还在的话,肯定也不希望看到佛门清净之地被金钱和欲望污化,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