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聋人小伙的咖啡“梦工厂”
新华社哈尔滨7月8日电(记者侯鸣、刘昊东)将近期烘焙好的咖啡豆倒入磨豆机中磨成咖啡粉,再将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滤杯中,然后拿起手冲咖啡壶注入热水,从中心注水画圈,将咖啡粉充分打湿,经过滤杯的过滤,咖啡壶逐渐充盈起来,发出阵阵咖啡香。
关铭辰熟练地冲泡着手冲咖啡,他把控好咖啡豆的品质、水温、水量等每一处细节,为了给客人带来更好的“舌尖上的体验”。关铭辰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梦咖啡”的老板,今年34岁的他从小就被诊断为听力残疾,在不戴助听器的情况下,即便别人站在他旁边大喊,他的世界仍是一片安静。
关铭辰在制作手冲咖啡。新华社记者 侯鸣 摄
关铭辰和家人没有向现实低头,在母亲的不懈坚持及努力训练下,关铭辰8岁时学会了说话。为了融入社会,关铭辰选择进入正常学校学习,通过付出加倍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关铭辰决定自己创业。2014年,怀揣着这位年轻人梦想的“梦咖啡”在佳木斯市成立。
为了开这家店,关铭辰与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咖啡厅是服务行业,你怎么跟客人沟通呢?”“年轻人在家里发展不如去大城市,应该去寻找更多的机会。”
面对父母的质疑,关铭辰坚定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这个咖啡文化并不盛行的小城开起了咖啡馆。
如今,关铭辰不仅能制作各种品类的咖啡,还从国外进口咖啡生豆将其烘焙成熟豆。咖啡机出现故障经常找不到专业人员修理,关铭辰就自己动手,慢慢地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咖啡器具“修理师”,还常常作为评委参与一些咖啡专业赛事……关铭辰成了远近闻名的“咖啡大王”。
这是“梦咖啡”的一角。新华社记者 侯鸣 摄
店内除了关铭辰还有两人不停忙活着,教东鑫和张施宇,她们也从小失去听力。在与客人交流时,教东鑫和张施宇总会身体前倾,全神贯注地听着,并通过自己听到的声音及对客人面部表情及肢体的观察与客人进行沟通。
“我以前在辽宁做了几年玉石雕刻,今年想家了,过完年想回家乡干点啥,找工作也不是很顺利,关大哥知道我回来向我抛来了橄榄枝。我觉得这个行业挺有发展的,也相信关大哥,决定加入进来。”张施宇说。
张施宇今年27岁,大学期间学习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专业,她希望今后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做一些咖啡周边文创产品,将玉石雕刻与咖啡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像张施宇一样有听力障碍的年轻人在求职道路上往往遭受挫折,一些人知道关铭辰的创业经历便常来找他,有的想听听他对自己工作的建议,有的想跟他学习咖啡制作,掌握一门“手艺”。
“我经常给一些残疾人做培训,教他们制作咖啡,很多人学一阵子后出去做咖啡师都能养活自己了,多的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块钱。”关铭辰关于咖啡的梦很多,他想将咖啡文化介绍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咖啡、爱上咖啡,打造出当地的咖啡文化地标;想建立一个残疾人咖啡培训基地,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想不断发掘咖啡周边特色产品,让自己的咖啡馆有内涵、有文化、有故事……
铃铃铃……一阵铃声响起,关铭辰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关铭辰有些焦急,然后对对方说“请稍等下”。他赶紧找来平板电脑,打开一款语音识别转换的应用软件,“您好,我刚才没听清,麻烦您再说一下。”一切都弄好后,关铭辰提着的心才放下。
接电话是一件令关铭辰很头疼的事情,尽管佩戴助听器能帮助他接收到外界的声音,但是仅靠助听器里的声音,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状态还是难以让他自如地应对。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困难,虽然现在距离我想要做的那些事还有些距离,但我相信通过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最终一定能够实现。”关铭辰捧起一把散发着香气的咖啡豆,目光真挚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