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在不在通缩之中?它对普通人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开篇:
最近不少人都在讨论我们是否进入通缩了。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挖的话题,因为这里面既有现代经济学的知识,其实也有可以完全破除现代经济学各种概念,为大家还原事实真相的知识。
可惜前者谁都能聊,而后者恐怕如今还不太适宜。
但没关系,今天我们用大白话,来和大家简单聊一下,通缩是什么,我们是否进入通缩了,以及通缩对普通人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通缩到底是什么?表现为什么?
通缩,一般的定义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变少,或者产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随着时间连续下降。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经济体处在通缩之中。
这也是如今有些人会想说中国也进入了通缩的依据所在。这方面我个人保留意见,因为本身我对通缩的看法就和主流经济学不一样,但那个看法太过于马克思,我们就先按下不表吧。
一般来说,通缩对经济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结构性的危害。这话恐怕大家都听过,但具体为什么,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
因为当物价下跌的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像是好事啊,原本100块钱买个几斤肉就没了,现在物价跌了,那不就可以买更多东西了么?自己手头的钱更值钱了,对于普罗大众应该是好事啊。
可惜经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我们不能单单靠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一个情况的出现对经济是好还是坏。
物价下跌,一开始对消费者确实是好事,因为消费者的货币有更强的购买力了。
但如果在经历了初期的物价下跌而没有能将物价稳定或者抬升,而使得物价下跌成为一个趋势时,我们就可以想一下,你明知道东西会越来越便宜,比如车子今天卖10万,明天卖9万,那么请问,你会不会把钱留着,等车子价格跌到足够低的时候,自己才出手去买?
恐怕十个人里有九个会这样等吧。
这样一来,就变成消费者只进行基础消费,也就是只去消费那些跟自己生存相关的东西,吃的、住的、穿的这些还会继续消费,但更多的消费恐怕大部分都只会观望了。甚至连基础消费,也会因为物价持续下跌的趋势而减少,毕竟今天是打折,明天可能就打骨折,再过几天可能就跳楼价了,干嘛不等等呢?
大家不消费了,商家是不是就很难过了?那么为了刺激大家消费,商家难道还能抬价么?恐怕不行,恐怕也只能降价来刺激大家消费。
这一降价,一方面就继续推动物价下跌的趋势,一方面会让商业体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商业体,比如商店、公司都没有利润了,那为了自己的存续,商业体只能怎么办?只能优化自己的内部成本,说好听叫优化,其实就是裁员。
这一裁员,就有一部分人失去了收入来源,那么他们为了抵御这个风险和未来找工作时遇到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未来的未知风险,他们只能缩减开支,把钱放在口袋里以防万一。
这样就有更多人不消费了。更多人不消费,商业体就更难获得利润,那么就只能更大力度地优化,进而使得更多人失去收入来源,最终就更多的人不消费,进入恶性循环。
而且这个恶性循环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在社会面造成一个预期,那就是未来经济可能会更不景气,大家就更不敢消费,更要把钱存起来以防万一,这就变成社会面的恶性循环。
这时候该经济体就会出现两个螺旋向下的循环,一个是消费者和商业体之间的恶性循环,一个就是社会预期和居民消费的恶性循环。
所以一般如果通缩出现,都会伴随着严重的经济衰退,如果处理手段不得力,或者本身负外部性特别严重,那么此后该经济体很可能就进入几乎没有增长的境况。美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两者区别在于日本的负外部性特别严重,毕竟没有主权,所以美国能让全球买单,而日本只能自己进入失去的四十年。
我国也曾经经历过通缩或进入过类似通缩的境况:
当然,上述的经济学范畴的讨论,我还是那句话,其实并不根本,但我们不方便展开。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一点提示。
当我们说居民们需要把钱存起来的时候,经常说的是什么?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未知风险,是为了以防万一。
那么这时候,我们可以追问一下,他们需要防的是什么万一?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以防自己的房贷断供房子被银行收了,比如以防生大病在医药方面支付不起,比如存着以供孩子未来上学花销使用,比如防止自己一直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付不起房租、甚至连回老家种地的车票都买不起,等等等等。
好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追问一下,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所包含的东西,比如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在他或他的家庭能够充分劳动的情况下,不需要自己花钱去采买,而是一种公共品,基于他们的社会化劳动直接提供给他们的时候,他们需要把钱存起来以防万一么?
OK,上述问题大家可以自行思考,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层面的讨论。
一般我们衡量通缩的标准,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就是CPI。当CPI连续下跌时,就可能代表通缩已至。
不过目前学界对通缩又做了一些扩展,分成了通缩,Deflation,和反通胀,Disinflation。这两个定义都是在讲CPI下降,但通缩是指连续低于0的情况,而反通胀则指CPI呈下降趋势,但并未低于0。
且不论学界如何争论吧,反正至今还没有统一说法,我们就记住CPI下降的情况下,上述提到的螺旋向下就有可能出现即可。
纵观历史,我国也出现过两轮通缩,或者类似通缩的情况。分别是上个世纪末延续到本世纪初,大约在1997年到2002年之间的一次,以及2012年到2016年之间出现的一次。
97年那次,我们的CPI和PPI,也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物价指数分别累计负增长39个月和51个月,最低到过-2.2%和-5.7%。
2012年这次CPI为正值,但PPI连续54个月为负值,最低的时候到过-5.9%。
在应对第一次通缩时,由于此前我们在94年进入高通胀,CPI涨幅曾达到24.1%,在通胀好不容易回落到8.3%时,隔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我们迅速滑落到通缩阶段,为此我们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国企改革、银行改革、发行长期国债进行基建投资、加入WTO等方式,成功走出通缩,再次恢复到高增长。
在应对第二次通缩时,我们通过供给侧改革成功走出PPI通缩,甚至在疫情那几年中还能保持平稳,在2022年,CPI也仅仅上涨2%,这种表现,供给侧改革功不可没。
到了今年,新形势的出现,确实会给整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旧有的模式所带来的历史惯性,也终于在叠加新形势的情况下,体现出其负面影响,这才有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很像是通缩的情况。
但客观来说,我们其实并未进入通缩。
今年以来,中国月度CPI同比增速在逐步放缓,从1月份的2.1%一路降低到了3月份的0.7%,已经呈现出反通胀或通缩的趋势,而PPI则已经连续6个月负增长,来到了-2.5%的位置。这个向下的趋势确实让很多人发出了通缩已至的呼声。
另一方面,3月份,我们的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了12.7%,说明我们在放水,这是一种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但有时候受限于结构情况,放水是需要看水的流向和这个流动性到底有没有起到作用的。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看另外几个数据了。
放水的效果有待优化:
一个是今年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累计达到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7万亿元。但于此同时,一季度的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5.39万亿元,同比增加了4.54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了9.9万亿元。
也就是说,第一季度,我们存进银行的钱,比流出来到社会的钱,多了8600亿元。
单看3月份,社融规模增量是5.38万亿元,而人民币存款增加了5.71万亿元,存起来的钱还是比放出来的多了3300亿元。
这说明什么呢?
这就意味着,央行希望通过量化宽松来带动CPI和PPI回归正常的位置,让居民可以对未来经济有信心,带动居民消费,刺激经济复苏。可实际情况是,这些钱放出来,并没有真正到达需要钱的人手里。
又或者,传统的,旧有模式带来的历史惯性下,还在用传统的让消费端举债来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在当下的大环境里已经失效了。
这方面也不难理解。
水放出来,首先会面临一个两难选择。
一种选择,是给到有资质的中介或者机构,这些机构再把流动性以金融的方式,也就是放贷或者购买债券、债务、投资等方式把钱放出去。
但这种方式对于放贷的对象是有要求的,这种要求的前提是保障机构的钱不会亏掉,要能赚钱,那么对于贷款或者提供债券的那一方同样需要不差的资质。
这个门槛,让真正缺钱的人或企业被挡在了门外。央行的流动性是去不到他们手上的。
另一种选择,就是像西方国家那样,直接给居民和企业发放现金。
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是可以修复经济信心的,可惜实际的情况是在推高CPI的情况下,造成更大的财政缺口,进一步逼迫地方政府无法转出土地财政和当下的债务状况。
甚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衰退的预期还在,和居民通过存款来获取安全感的社会氛围依旧浓厚,很可能演变成更广泛、更猛烈的经济问题。
因此我们选择了第一种方式。
可这种方式,如今在旧有模式的惯性下,这些有资质获得第一手流动性的机构,是对这个流动性的回报率有要求的,也就是说,他们拿到钱是需要这个钱继续赚钱的。
这样一来,必然就出现富人会有越来越多的钱,而真正需要钱的人,由于门槛和风险,他们很难获得钱。
而富人由于整体经济情况,在要求钱继续赚钱的大前提下,是找不到什么好的投资机会的。同时富人自己的消费其实也消费不了多少,或者他们的消费和一般的消费没什么关系,大多是奢侈性质的,这样一来,他们的钱同样不可能通过消费流到需要钱的人手里。
这时候整体的情况就表现为M2增长速度很快,银行存款的增长速度也很快,但唯独就是经济没能被激活。
因此普通人受到的最大影响,想来大家已经感受到了,那就是钱不好赚了,大家都在存钱了。
这种情况看上去好像挺严重的,可实际上我们在97年那次通缩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时候的情况也是央行增加了货币,水流不出去,到不了运河。但之后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我们化解了这个问题,并进入了高增长。
而今因为旧有模式的历史关系,同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我们同样在进行各方面的改革,特别是直指生态文明的乡村振兴和国内大循环,其实就是从根本处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子。
如今我们已经走在路上,需要的是一些时间和耐心,只要上了正轨,这些问题会在未来几年得到妥善解决。对此我们是很有信心的,这一切就让历史来给出答案吧。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我们是域外编撰者,一群以笔撰商史的人。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内容,请长按点赞三秒,给我们一点支持,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转发、收藏和留言,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