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饮料巨头陨落?汶川地震捐款1亿元,身背130亿负债
夏日临近,中国各地的天气也开始变得炎热,而冰冰凉凉的饮料作为“解暑神器”也来到了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旺季。近几年来国产饮料厂商层出不穷,推广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甚至还出现了“二锅头汽水”“老冰棍汽水”等博人眼球的产品。但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愁”,偏偏在这个销售旺季中,一个曾经的国产饮料巨头被爆出身背130亿负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又有一个饮料业的“大佬”要轰然倒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加多宝:举步维艰,负债前行
这个深陷困境的饮料品牌就是加多宝,作为国民凉茶两巨头之一,他与另一个巨头王老吉藕断丝连的爱恨情仇我们先按下不表,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加多宝公司这几年严重下滑的原因。首先,加多宝在与王老吉的多年纷争后元气大伤,经历了优秀员工离职、董事长跑路等内部问题。古人云“攘外必须安内”,加多宝整个公司因为和王老吉的对抗一直不得安宁,自然在市场表现上有心无力。
第二个原因我们就要追溯到加多宝的销售方式。早在2012年,加多宝就创造了200亿元的销售神话,而这背后不是加多宝公司对市场的深度耕耘,也不是对市场痛点的敏锐感知。而是铺天盖地的病毒式营销,为了抢占市场,加多宝无所不用其极。在当时,大到中央电视频道,小到车站广告墙,每一处都可以发现加多宝广告的身影。甚至加多宝还花重金代言了风靡全国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虽然这铺天盖地的宣传使加多宝坐上了凉茶饮料的“头把交椅”,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高昂的广告费成为加多宝公司无法舍弃的负担。
加多宝公司在最顶峰的时候没有居安思危,积极研发新产品,而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老本。随着销售额不断趋于平缓,加多宝公司开始削减广告的支出,而没了广告,销售额又进一步下跌,最终形成一种无解的恶性循环。由于物价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的因素,加多宝又陷入了“提价风波”,让本来就不多的核心粉丝进一步流失。
其实,造成加多宝一步一步走向惨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定位不清晰。加多宝想要打造健康的产品定位,但却迟迟不顺应市场打造低糖或无糖产品,原版高昂的糖分让许多健康爱好者望而却步。而加多宝大批量打广告提升知名度,瞄准的还有过年走亲戚、日常送礼的消费者,但随着社会上健康观念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送礼送加多宝成为了一种“掉价”或“土老帽”的行为。因此,在这些年来加多宝一直持续在走下坡路。
一奶同胞: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纷争
说完了加多宝这些年下滑的自身原因,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好奇,加多宝和王老吉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加多宝与王老吉这些年的“斗争”可以说闹得是沸沸扬扬,甚至一度几次闹到法庭。而这两个品牌的故事,我们还要从清朝说起。
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小名阿吉的年轻人无意间发明了一个凉茶配方,这种凉茶做法不仅清热降火,更是味甘利口,可以说是男女老少通吃。很快这种凉茶迅速风靡了广州地区,而当时正在广州的林则徐也品尝到了这种顺口的凉茶,十分喜爱,便给这种凉茶命名为王老吉。而随着时间发展,王老吉的店铺在广州地区遍地开花,并创办了王老吉制药厂。在公私合营后,王老吉制药厂被并入广药集团,而王老吉凉茶的配方也流入到广药的手里。
但广药对王老吉凉茶并不重视,使得这个“珠玉”一直处于蒙尘状态。这时一个名叫陈鸿道的商人,也就是加多宝的创始人,敏锐地发现了王老吉的市场潜力,他立刻向广药购买了王老吉的配方和商标使用权。不得不说陈鸿道是一个商业鬼才,在当时以碳酸饮料为主的饮料市场中,发现了健康饮料的缺失。他将王老吉包装成健康饮品,打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宣传,异军突起的王老吉传遍了大街小巷。而在汶川大地震时期,陈鸿道果断捐款1亿元,这种无私的大义行为,使得大家对王老吉的好感倍增。
看到陈鸿道凭借王老吉赚得盆满钵满,广药集团坐不住了,后悔将王老吉贱卖给了陈鸿道,真是看人挣钱比自己亏钱都难受。广药下场也开始用王老吉的名号开始制作产品,但陈鸿道肯定不允许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将广药集团告上法庭。就这样,加多宝公司与广药集团开始了多年的官司之旅。而随着王老吉的授权即将到期,陈鸿道当机立断制造了新的凉茶品牌,这个品牌就是我们熟知的“加多宝”了。加多宝与王老吉的故事大致就是这样,不禁让人感叹,也许要不是广药广药利欲熏心,加多宝和王老吉也不会走向这个“双输”的局面。
积极改变才能保持品牌竞争力
加多宝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强大的品牌都有衰落的风险。在现在的市场中,不创新很快就会淘汰。反观饮料市场的巨头——农夫山泉,在成为瓶装饮用水的龙头品牌后,依然深耕市场,发掘现在饮料消费的主力军,也就是年轻人的饮品需求,通过无糖的元气森林系列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不得不说是一手妙棋。所以,想要一直保持品牌竞争力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面临绝境的加多宝,究竟是会重整旗鼓,绝地反击,还是会在大浪淘沙中消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唐镇,下一个“崩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