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都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有一个基本前提不应忽视,即信心源于现实环境的不断优化改善。当下,保持经济复苏的连续性、稳定性,对增强企业家信心、提振民间投资至关重要。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就当前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据悉,这是按照国务院部署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后举办的首次座谈会,体现了中央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释放出积极的稳预期信号。
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二季度我国经济数据或将维持在高位,但实际的环比动能呈现出趋弱态势。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比1月份至4月份回落了0.7个百分点,而投资增长回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民间投资不振。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国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较为罕见的负增长,较整体投资增速低4.1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国有投资8.5个百分点的增速。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受冲击最大的经营主体就是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年均增速仅为3%左右,低于同期整体投资增速。
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为54%,可以说是投资的主力军,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不过,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偏低,一方面,在疫情的冲击下,民营企业订单减少,收入下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年份,民营企业的融资会更加困难,收入在下降,同时还要背负较高的融资成本,许多民营企业“增收不增利”,投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宏观经济虽总体平稳,但局部波动幅度较大,导致民营经济对未来前景缺乏信心,投资动力不足。
优化提升投资环境,是民间投资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保障。投资领域持续多年的“放管服”改革,有效破除了制约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特别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从优化产权保护、统一市场准入、社会信用建设等基础性制度入手,健全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价体系,着力为民营企业卸下包袱、破除藩篱,着力营造界限清晰、规则明确、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着力厚植民间投资茁壮成长的沃土。
强化投资要素保障,是民间投资加快落地生根的必要前提。在统一市场准入的情况下,要素配置能不能及时高效,事关民间投资的效能。要把那些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等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民间投资项目,积极纳入本地区重点投资项目库,在用地、用能、用水、资金等要素供给上优先保障,建立常态化的政企对接机制,提高项目审批和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加快把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加大投资空间拓展,是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积极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项目,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家相关创新中心、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民间投资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要民生工程等领域投资,不断增强民间投资的增长后劲。
扭转民间投资下行势头,离不开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密集发文支持民间投资恢复增长。相信随着这些政策举措产生的叠加效应有望加快释放,将对民间投资恢复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作者:顾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