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有媒体报道我国财政供养人员超过8000万,不到全国人口14分之一,但每年供养费用却占全国税收的40%多。
这一情况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担心养不起这么多财政供养人员。
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供养人员?
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多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历史遗留问题、行政机构扩张等。
历史遗留问题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为了实现全国平均收入分配,大量设立了企业、事业单位和部门,这些单位成为了财政供养的对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这些单位的规模没有相应减少,导致了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增加。
行政机构扩张则是指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增设各类行政机构,导致有更多的人员需要财政供养。
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哪些人?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得到政府财政直接或间接支持的一类人员。这种支持可以是通过薪资、福利、补贴等形式实现的。财政供养人员主要由政府负责聘用,并享受与其职位、级别、工作性质等相对应的待遇。财政供养人员通常与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行业有直接关系。
在具体的职业领域中,财政供养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群体:
1. 公务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是最典型的财政供养人员。他们从事行政职务,直接为政府提供服务。公务员职位包括行政管理、政策研究、人力资源、财务等多个领域。
2. 军队人员:军队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军人也是财政供养人员的重要群体。军人从事国防、军事训练、战争和平时期的军事行动等任务。
3. 公共事业单位人员:公共事业单位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创办并运营的组织,包括医院、学校、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团体等。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通常也是财政供养人员。
4. 公共交通人员: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人员承担着维持交通运行、保障市民出行的任务。公交司机、地铁员工、交通警察等属于财政供养人员。
5. 公共安全人员:公共安全力量是社会治安维护的关键力量,包括警察、消防员、边境防控人员等。他们的工作直接与社会安宁和个人安全有关。
财政供养人员费用占比过高的影响
财政供养人员费用占比过高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压力加大,可能导致国家财政赤字的加剧;二是财政资源分配不均衡,可能导致其他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短缺;三是影响政府资金的流动性,可能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该怎么改变
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财政供养费用的增加,这也是引起担忧的原因。
其实政府财政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供养人员的增涨速度在逐渐放缓。
而我们需要意识到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根源,而是我们现有的财政供养体制存在的问题。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改革财政供养体制,而不是简单地抱怨财政供养人员太多,而是需要改革。
财政供养体制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加强绩效考核,改革现行的“铁饭碗”制度。对于财政供养人员来说,绩效考核是激励他们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财政供养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其次,应该适当调整财政供养人员的待遇水平。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员的待遇普遍偏高,这是衡量财政供养人员的财政负担的重要指标之一。
适当调整待遇水平,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财政供养人员的浪费和滥用。
除了改革财政供养体制,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应对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增加。
一,可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这样可以减少人员招聘的数量,提高现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可以加大财政支出的效益,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节约财政资源,可以缓解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增长带来的财政压力。
结论
总之,我国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需要以客观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认识到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改革财政供养体制,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及增加财政支出的效益,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保障财政供养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益。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