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强国”的基础是经济,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贸易,而贸易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航运。去年7月,川渝两地联合印发《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全国交通四极之一的定位,围绕“开放引领、区域协同、内提质效、外保安畅”目标要求,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方案》印发近一年来,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在航电枢纽、航道整治等方面如何开展工作?7月2日-6日,川渝两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红星新闻记者对此次调研涉及的乐山、泸州等点位进行了实地探访。
泸州港
【泸州】
1-6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87万标箱
成都货物进出海取道泸州港
泸州拥有长江“黄金水道”136公里,在龙马潭区辖区内,坐落着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走在码头作业平台,一幅巨大的“泸州港成绩展示图”向来访者讲述着泸州港的成长故事。
今年1月,一列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满载着50个集装箱的麦麸颗粒,稳稳停靠在泸州港集装箱码头。这是泸州自开通中欧班列以来,迎来的第一列满载货物的回程班列,标志着泸州至中欧西向开放往返通道正式打通。
“泸州港的支柱性货源包括五大类:机械设备、化工原料及制品、轻工食品、矿建材料、木材。货物来源于60余个国家及地区,出口运往70余个国家及地区。”四川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廷华指着港区内一个个待装的集装箱,高兴地向记者描述这几年长江泸州段航运情况和近洋航线的可喜变化。
泸州港
据介绍,目前泸州港已形成“一纵二横五港区”。现已开通到南京、太仓、上海等集装箱班轮航线6条,设立成都、昆明等无水港7个,是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港。所谓无水港,指非港口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服务平台。无水港所在区域内企业通过无水港进出口货物,可享受港口相关优惠政策。
长江蜿蜒,贯穿川渝。港口如产业的明珠,吸引着多元发展的经济力量。“今年以来,集装箱综合箱量、外贸箱量稳步增长,全程物流、贸易金融取得突破性进展。”曹廷华介绍,今年1-6月,泸州市水路货运量累计完成852.75万吨,泸州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87万标箱,同比增长11.62%。铁水联运完成2.54万标箱,同比增长10.1%,外贸箱量完成2.75万标箱,同比增长9.81%。其中在铁水联运、水路货运等方面,经泸州港中转的货物中,有40%左右来自成都。
成都作为西部物流中心,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推进,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形式的物流产业全面发展,建成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这其中,尤其是成都汽车制造相关的产业链,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充分利用成都综合交通优势,取道泸州港,顺水路而通达全球市场。其中包括一汽丰田、沃尔沃等进口零部件,都经过泸州港进入成都。
工作人员正在清洁保养航标
利用“黑科技”无人测量船
促进航道绿色低碳维护
江水浩浩荡荡。“7月已进入主汛期,航道维护水深标准为3.7米。这意味着8000吨级船舶可满载通行。而每年12月至次年6月,航道维护水深为2.9米-3.2米,也就是说1000吨级船舶可常年昼夜畅行泸州段。”指着长江上游航道小米滩点位,长江泸州航道局航标处工程师万豪川介绍,这里(小米滩)位于长江上游航道里程906.5公里处,整个滩段航槽呈“S”型。由于水下地形条件复杂,当水流形成泡漩乱水,水位越低,流态越乱越急。“小米滩上浅下险,船舶在此通行会遇到各种困难。”
和小米滩情况类似的,还有位于长江上游航道里程895.5公里处的瓦窑滩。该滩最大的特点是水流较急且河道窄、湾度大、深度浅。因此,船队经过滩口时,容易发生触礁等危险。要提升航道航运能力,河道整治和维护是必然的选择。万豪川介绍,为了保障航道通行安全,“我们加强航道探测、航标优化调整,监控值班人员也会通过数字航道监测过往船舶,告知航道情况,提醒谨慎驾驶。”
长江上游航道小米滩点位
长江上游航道瓦窑滩点位
谈及在航道整治和维护上用到的“黑科技”,万豪川打开了话匣子。“数字航道系统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实时监测航标实际位置,一旦实际位置与设标位置发生偏移,到设定阈值以后就会立即报警。”他接着说,进入汛期是“护航员”最忙的时候,如果航标因杂草或漂浮物过多发生偏移或位移报警,航道运行处可根据情况立即指派任务给就近巡航的船舶班组恢复,“相比以前靠值班人员瞭望,大大提升了航道维护效率。”
不仅如此,为全面掌握长江泸州航道河床变化,长江泸州航道局自主研发了无人测量船,该船有机动性高、能耗低、绿色低碳等优势。万豪川解释,夜间进行山区航道测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放在以前是不敢挑战的任务,但“使用无人船进行水深测量任务,能有效地减少测量时间,降低油耗水平和人员安全风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给泸州港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泸州市航务管理局副局长叶小林表示,目前长江上游泸州段航道等级为三级,枯水期5000吨级船舶需减载53%通航。下一步,希望多措并举,推动港口航道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同时,稳航线促外贸保发展,抓大保护,守护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川渝两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认为,近年来,特别是川渝两地联合印发《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后,泸州在保障航道畅通的同时,以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为目标,全力推动港口航道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航运能力。“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无人测量船巡查航道、探测水深
【乐山】
长江“黄金水道”
将向成都平原延伸162公里
高约34米的船闸门紧闭着。闸门的另一边,岷江碧水微澜,162公里后,它将汇入长江。
在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以下简称岷江港航电项目)建设现场,四川港投岷江公司总经理张浩介绍,项目包含老木孔、东风岩、犍为、龙溪口4级航电枢纽及乐山港、岷江下段航道整治6个子项目。建成后,岷江(乐山至宜宾段)上段航道将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丰水期通行3000吨级船舶。按照计划,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运。这意味着,长江“黄金水道”将向成都平原延伸162公里。
过去逢枯水期有大件货物出川,需要上游十几个水库次第放水,“货船才有动力趁涨水往下冲”。如今这样的画面已成为历史。张浩算了笔账:改造后的航道将通过船舶大型化、延长大件运输时段等方式发挥航运综合效益,年均可降低运输成本超10亿元,年减少大件运输等待期3个月。“通过改变沿岸运输格局,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对于岷江港航电项目的期待,张浩表示,希望国家层面支持,加快启动长江川境段航道提升为Ⅰ级工作,提升航道通航能力,提高船舶装载率,降低船舶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港口利用率。
对此,川渝两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表示,乐山在航运能力提升上有基础、有条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奋进正当时。
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
为鱼儿打造“生命通道”
确保鱼类迁徙洄游水道试运行
在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闸门右侧的上游岸,有一条长约2公里左右的生态鱼道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在LED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看到鱼类洄流产卵的全过程。这条生态鱼道的存在,正是为了帮助鱼类洄游,可以说是为鱼儿打造了一条“生命通道”。
筑坝拦截河流,会阻断鱼类的天然洄游通道,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因此,四川港投岷江公司不仅在4级枢纽修建了适宜的过鱼仿生态鱼道设施,还建设了4级枢纽共同使用的鱼类增殖放流站。
生态鱼道
距离犍为枢纽几公里外,就是岷江鱼类增殖放流站,增殖放流站的育苗车间里有好几口鱼池,培育着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该增殖放流站研究员廖晓红介绍,放流站结合岷江水域的水生物现状、物种生活习性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增殖放流的鱼苗品种,“我们每年都会放流,放流一段时间后会进行水生生态监测及放流效果评估,并根据监测及评估结果来随时调整放流规模及种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这只是乐山保护水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据悉,按照《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乐山市委领导下,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为三江岸线“量身定制”了《乐山市三江岸线保护条例》,这也是四川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岸线保护管理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岷江鱼类增殖放流站育苗车间
航运的基底是生态。对于岷江港航电项目整体情况,犍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华胜表示,从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连续两届县人大常委会超26名干部参与犍为航电枢纽指挥部工作,负责征地拆迁科、工程科、信访安全环保科等重要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乐山人大常委会积极督促相关部门办理各类代表建议意见和心连心热线,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水资源综合开发是岷江港航电项目的关键词。守牢生态本底,项目兼顾防洪、供水、旅游、环保等多个方面,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实现江与城的共荣共兴。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报道 部分图据受访者
编辑 李钰仪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