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7月3日,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市落下帷幕,绵阳市经济合作局的工作人员来不及休整,又匆匆赶往下一站——江苏省无锡市,开始筹备即将在当地举行的绵阳市“三推”(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活动。此时,距离绵阳举办2023中国(西部)健康食品博览会仅过去半个多月。
一场场“走出去”,一次次“引进来”,今年,绵阳开放合作领域“好戏连台”。以“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为指导,绵阳跨越山海,不断寻求突破路径,在全域激起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积极“破圈” “三推”活动渐入佳境
7月5日,绵阳市商务局产业融合发展科,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与无锡市一家会展公司仔细沟通,手中的笔记本上,已经记录了满满一页。他们正在为“绵阳造”精品展在无锡的陈列设计进行细节确认。
7月底,绵阳市2023年“三推”活动的第二站将走进无锡市。从“川B”到“苏B”,这是绵阳寻求盆地意识突破迈出的又一步。
2022年,绵阳启动“开放活市”战略,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客引流为目标的“三推”活动就此拉开大幕。一年以来,绵阳向东走进长三角,向南迈进大湾区,从福建厦门到广东东莞,从江苏苏州到广东佛山,成就了一次次产业提升和市场共赢的“双向奔赴”。
市级“三推”活动积极“破圈”,也带动绵阳各县(市、区)、园区“迈步”走出去:2023年梓潼主题展系列活动北上陕西西安;绵阳经开区走进上海展示“绵阳品牌,中国品质”;绵阳高新区(绵阳科技城直管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到浙江杭州推介;“秘境平武”与“山水北碚”碰撞出别样“火花”……
一次次走出去,一笔笔订单签回来。一年多来,落户绵阳的项目不断增多,投资不断增长:在厦门,1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35.5亿元;在东莞,27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68亿元;在苏州,3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525.63亿元;在佛山,2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411亿元。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绵阳各地开放合作的意识和做法也不断“迭代”。“特别是在项目招引方面,对自身优势定位更精准,也能及时掌握重大项目投资动向,主动出击效率更高。”绵阳市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2022年,绵阳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上升6位。2023年1—5月,绵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76个、提前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双过半”。
主动“建圈” 让更多目光聚焦绵阳
“走出去”是为了看更大的世界,“请进来”则是要吸引世界的目光聚焦绵阳。
6月17日,一场以“食”为名的盛会在绵阳举行。在2023中国(西部)健康食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家食品企业齐聚绵阳,展示数千款健康食品,热议产业未来方向。
这一食品行业盛会在绵阳举办,也与绵阳走出去的“心得”有关。
此前,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绵阳将食品饮料产业列入4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在一场场“三推”活动中,绵阳主办方注意到,优质农特产品尤为吸引各地消费者和商家的关注,比如当地特产绵阳米粉,就借助“三推”活动迅速打入华东、华南地区商超渠道。
结合健康食品蓬勃发展的产业趋势,绵阳决定以食博会为契机,打造展示自身、促成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此前多次“三推”活动奠定的良好基础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及数十位业内专家,现场陈列数千款健康食品,展会期间观展人数超5万人次;米粉产销对接会现场签约订单超6亿元;签约铁骑力士、莱仕顿啤酒、良沃食品等采购项目超300个,签约总金额约102.65亿元。
着力“融圈” 完善立体开放格局
在本届西博会上,绵阳首次作为主题市带着各色“高精尖”产品“参展”。在筹备参展的过程中,绵阳充分吸取“三推”活动等经验,精选了一批在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硬科技”创新产品,范围涵盖医疗、能源、航空、航天等备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
重点更突出,收获更丰硕。本届西博会,绵阳签约金额是上两届金额总和的近两倍。不仅如此,腾讯、京东、蚂蚁集团等中外知名企业也受邀组成考察团走进绵阳,实地对接,寻求在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机会。
一“出”一“进”,不仅让绵阳各级各部门对外开放能力“更上一层楼”,也倒逼绵阳各地努力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维护”日益拓展的“朋友圈”,立体开放格局逐渐在全域成型。
据介绍,绵阳还出台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12条措施,组建6个专项考察组,直奔经济部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结合推进“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和“三推”活动等重点工作,提拔重用12名“猛将”“闯将”,到绵阳市财政、经合等重要经济部门担任“一把手”。
向最好的学、与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绵阳正持之以恒探索地理上的“破圈”、思想上的“突围”,融入更大“朋友圈”,全面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干劲。(付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