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即将拉开帷幕。目前,中国铁建、南方电网等央企积极部署,重庆、广州等地也动作频频,改革举措正加紧推进。业内人士认为,新时代国企肩负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使命。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在各级都公开宣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全面完成,各项改革目标符合预期,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又提出了下一步国企改革的目标,那就是深化提升,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国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呢?毫无疑问,必须跳出现有改革的思维模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国企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企改革效率。具体的,要在四个方面实现转变。
要从“要我改”转向“我要改”。虽然三年行动方案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领域都推出了不少新的改革举措,特别是大型国企,也在集团层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拿出了一些改革动作,做出了一些大胆探索。但是,从总体上讲,还是“要我改”的结果,是按照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在改。因此,改革的动力不是很强,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也难以拓展。如何调动企业在改革方面的积极性,释放企业改革的动力,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必须迈出的重要步伐,也是需要做出的重要改变。只要企业改革的动力不强,改革的推进就不可能深入,改革的效率也不可能提高,必须通过放权,通过制定开明开放的政策,让企业从“要我改”转向“我要改”,从“被动改”转向“主动改”,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改革思路、拿出改革方案,监管机构只把握方向、掌握原则、履行出资人职责,不干涉企业的改革,尤其不能瞎指挥,不能滥用监管权力。
要从“静态改”转向“动态改”。前些年的国企改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就改革论改革,给企业设定的改革原则太过僵化,画的圆太小,企业在制定改革方案时,有点动弹不了身子。譬如引进战略投资者问题,不是让企业依据发展需要引进,而是政府和监管机构划定了框框,企业只能在框框里选择投资者,自然,也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也不愿去推进改革了。这种完全静态化的改革,是很难让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因此,必须从“静态改”转向“动态改”,给企业更大的改革自主权,让企业找最合适的战略投资者、用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改革方式。当然,这可能涉及与现行制度不一致的地方,那就必须找到最大公约数,实现改革效率最大化。
要从“形式改”转向“内容改”。这是对各级监管机构提出的课题,也是对各级监管机构的考验。对很多地方的国资监管机构来说,既不想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担心监管权力旁落,又想在总结时有成果可以展示,能够得到党委、政府的认可。于是,就想在改革的形式上做文章,用形式上改,内容上不改的方式,应付党委、政府对改革的要求,上报相关改革成绩。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改革根本没有推动。因此,新一轮改革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么不改,要改就得从内容上改,将内容改革与形式改革紧密结合,实现有机统一。否则,改革的效率无法体现,改革也就没有意义。
要从“数量改”转向“质量改”。从过去几年国企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算算数量,还真的很可观,各级都能报出一串诱人的数据。有些数据,能让人看了很受感动。但是,仔细分析又不难发现,数据的背后,改革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大型企业的改革,并没有在企业竞争力、影响力和作用力方面得到充分体现,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出现了下降。地方在国企改革方面,则围绕监管机构的利益需求在改,有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感觉。别说竞争力,连企业活力也被改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真正深化提升。新一轮改革,必须弱化数据、强化质量。没有质量的改革,宁可不改。否则,会产生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