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实用发际线保护指南》、随处可见的植发广告,脱发焦虑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扩大,对于假发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多部门首次批准发布并实施了《发制品 通用技术规范》(GB/T 41637-2022),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假发产品需求上升 市场规模增加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脱发人数超2.5亿,平均每6个人就有一个人脱发,其中,30岁前脱发的比例高达84%,比上一代提前了20年。
“平时工作压力大还经常熬夜,我的发量不是很多,所以选择戴假发,相对植发等医疗手段性价比更高。”北京消费者储先生说。
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尝试用假发来做点缀。来自贵州的COSER(角色扮演者)陈女士对记者表示,“平时喜欢COS(角色扮演)一些游戏、动漫角色,经常烫染发对发根伤害太大,所以会从网上买假发当作道具。”
据京东超市数据显示,26—45岁群体是假发购买主力,占比超6成。女性在假发消费人群中占比更高达60%。
随着需求增长,我国假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记者在天眼查搜索发现,目前我国经营范围与“假发”相关的企业数量已达33144家。中研普华研究院《2021-2026年假发产品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中国假发市场已经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2年我国假发市场规模达124.3亿元,2023年将超140亿元。此外,我国生产的发制品占全球发制品市场的70%,是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
假发品牌负责人宋志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0年以后,国内市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
新规发布 产品安全性仍是重点
假发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多道技术处理,其安全性成了人们在选购时关注的“头”等大事。储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买过一顶假发,但戴了几天后头皮又红又痒,医院检查的结论是头皮对假发内添加的化学物过敏。“本想着遮盖一下,反而加重了脱发现象,得不偿失。”
“假发清洁难度大,如果洗不好会变得非常毛躁,还会褪色,破坏原本的造型,所以我一般会买稍贵些的假发,不清洗,用几次就换新。”陈女士说,自己也注意到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很多闲置假发,但这些闲置物品的卫生问题难以保证,基本不会选择二手产品。
7月14日,全国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天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国内发制品生产以人发加工为主,中国人发产品占全世界人发产品市场的90%以上,但是由于生产企业良莠不齐,一些企业违规操作、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对此,今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首次批准发布并实施了《发制品 通用技术规范》(GB/T 41637-2022)国家标准。
据介绍,该标准针对发制品在原料收购及生产加工环节存在重金属、致敏致癌性物质、甲醛、致病性微生物等潜在化学性及生物性危害风险,规定了甲醛、pH值、异味、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可萃取重金属、有害染料及禁用阻燃剂等理化指标要求和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和检验方法,填补了国内外发制品通用技术规范方面的空白。
“新规对发制品原、辅料的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比如说微生物指标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避免了消费者佩戴过程中感染皮肤性疾病。”张天有告诉记者,标准在耐汗渍色牢度方面提出了更为细化的指标,在安全性指标上提出了可萃取重金属、有害燃料、阻燃剂等指标的检验,这几项指标的制定对发制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更洁净、更安全,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产品变化快 严格执行还需时日
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的标准没有染料检验和致病微生物这块检测,《发制品 通用技术规范》的发布,弥补了以上指标不合格无法实施检验的缺陷,让假发更洁净放心,对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提升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该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让“头上时装”更安全。
“新规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性文件,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也是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的支撑和依据,对整个发制品行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标准,保证了消费者以及其他相关公众的利益,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张天有指出,新规发布实施以后,协会对发制品企业统一进行了宣贯,规模较大较规范的企业都按标准进行了对标和自查。
“新规会对规范生产的企业起到保护作用。但因为发制品属于流行性产品,变化快,紧跟时尚风,有很多作坊式生产厂家,质量意识还没有跟上标准要求,面对更新变化快速的新产品不会投入太多成本去严格执行新规中的指标,执行起来仍存在部分空白,其产品在今后的市场流通及监督抽检中会受到限制。”张天有说。
此外,张天有建议消费者佩戴假发时最好先将假发清洗干净后再进行佩戴。平时要根据正确的假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使用时间久的假发可以返回生产厂家进行专业护理。
文|实习记者 刘 元
来源: 消费日报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