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 07: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中新网7月21日电 题:报告:2022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总体呈现三大特点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中国银行业协会21日发布消息称,其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近日在2023年全体成员会议上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2023)》(下称“报告”)梳理了2022至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进展,介绍了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情况,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总结了行业针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出的政策建议。
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16年起第七次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由贸金委副主任单位中国农业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汇丰银行(中国)等11家常委会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撰写。
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市场主体更好发挥人民币跨境结算与投融资功能。在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推出多项举措进一步完善法律和政策框架,构建双向开放格局,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报告称,2022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总体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贸易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近50%,已成为我国跨境收支第一大常用货币。
二是证券投资业务继续成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的支撑力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2万亿元,其中,经常项目10.52万亿元,资本项目31.62万亿元,证券投资收付金额占资本项目收付金额的75%。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CIPS系统在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服务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截至2022年末,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360家,较2021年新增101家;全年CIPS系统累计处理支付业务440万笔,同比增长31.7%。
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政治格局剧烈动荡、大国博弈加剧、多重危机叠发,加剧了国际能源和粮食危机,进而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和经济衰退风险。为缓解高通胀,不同国家实施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利差、汇率出现波动,从而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挑战。
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2022年全国GDP增速低于2021年;进入2023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受疫情“伤痕效应”、青年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不足等影响,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依旧不强,在此大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稳中求进存在一定挑战。
报告特别提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增强驱动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境内外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接受度的持续提升以及人民币跨境收付金融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等,都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