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程妤婷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7月19日,广州市食品检验所和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发表声明确认:华世科教食堂饭菜中的“异物”排除橡胶制品和一次性手套可能,高度可能为鸭眼球巩膜结构。这场疑似“指套为鸭”的讨论渐渐走向尾声。
有了6月份“指鼠为鸭”事件的前车之鉴,涉事单位的反应可谓迅速。从涉事菜品的留样,到内部流程排查,以及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食品检测,流程上均符合规范做法。广州相关监管部门在通报也说得清清楚楚,为涉事单位和食堂正名。按理说,这应是一次成功的公关,但纵观事件发展过程,网友对涉事单位处理方式是否“过急过重”的讨论只增不减。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快速‘灭火’却起到反作用?”
通过对处理过程的梳理不难发现,涉事单位反应虽然迅速,但有些“着急忙慌”。首先,该学校在未求证第三方专业检测的阶段,就急于给出“异物系鸭子眼球膜”的结论。其次,如异物确系鸭子眼球膜,那对食堂员工的处罚未免过重,这将他们的权益置于何地?
食品安全容易牵动公众情绪的敏感神经,社会舆论有些质疑和情绪化的表达是正常现象。作为学校,既要有直面问题的态度,又要有“稳得住”的方法。一方面,只有快速了解事件经过,及时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细致的调查,才能给出令各方信服的答案。另一方面,应把完善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机制放在首位,对涉事人员的处罚也要有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