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4位顶尖专家成功登陆创业板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博脑科”)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由行业内顶尖专家创立的神经专科医院。创始人为国内知名神经医学专家栾国明、于春江、石祥恩及资深医院管理专家张阳。根据搜狐新闻报道显示,2020年5月,三博脑科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约为40亿元。
截至目前,三博脑科共运营4家神经专科医院,2家综合性医院,另有2家医院在建。开放床位1,500余张,年门诊量近50万人次,住院患者超4万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万台,其中神经外科手术超5,000台。主要病种包括颅脑肿瘤、脑血管疾病、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癫痫、脊髓疾病、小儿颅脑疾病、疼痛疾病等。
01
3年沉淀
终获创业板IPO
3月22日,深交所官网显示,三博脑科创业IPO注册生效,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三博脑科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961.29万股,拟募资5亿元。计划其中3亿元用于投入“湖南三博脑科医院项目”、7010万元用于“三博脑科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及1.29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三博脑科上市历程颇为坎坷,自2020年12月30日首次递交IPO申请,经过多轮问询于2021年1月17日通过问询,2021年9月15日在上市委会议过会,2021年12月31日提交创业板注册申请,终在2023年3月10日完成注册。将在于2023年4月22日在创业板首销。
02
医教研一体
新型民营学院型医院
坚定学院型发展
三博脑科坚定地实行“医教研”一体化,北京三博目前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直属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成功解决了许多民营医院在科研、教学和职称晋升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在北京三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医生占临床医师总人数的75%以上,构建了实力雄厚且年龄结构合理的临床医师团队。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博脑科已在云南、重庆、福建、河南等省市进行连锁扩张,成为“医教研”一体化的学院型医院,并在专业领域实现了人才的精准培养。目前,三博脑科共有11名博士生导师和20名硕士生导师,以北京三博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的人才孵化单位,已成功培养了200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
摆脱民营困境
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专科连锁医院主要包括产科、牙科、眼科等,而高度依赖医疗技术的神经外科、肿瘤等专科医院则较为罕见。民营医院扩张院区的一个主要瓶颈是人才,尤其是神经外科,这是一个典型的公立医疗资源紧张的学科。
神经外科对医生的要求相对较高。进行脑科手术时,医生需要准确找到病灶位置,在神经和血管之间进行操作,既要切除肿瘤,又要保护正常的神经和结构。脑神经外科手术被认为是十大最难外科手术中的前三,因此人才的紧缺程度可想而知。优秀的人才往往不愿离开公立体系,依靠从公立医院挖人才是不现实的,这也限制了民营医疗行业的扩张步伐。
然而,这些“软肋”在三博却变成了优势。与行业内其他民营医院不同,三博脑科的发展策略是打造“学院型民营医院”。栾国明、于春江、石祥恩等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将三博定位为“学院型医院”。创始人们认为,国际一流的医疗机构几乎都是将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三者结合的学院型医院,三博也立志成为这样的医疗机构。
三博脑科发展历程
1992年,栾国明、于春江、石祥恩三位博士毕业后,他们留在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工作。
在21世纪初,他们结识了从事医疗设备销售的张阳,四人志同道合。最初,他们通过租用医院床位起家,直到2003年,三博脑科医院正式成立。
2006年,三博成为全国神经外科培训基地之一,当时在北京只有天坛医院和301医院与之同列。
2010年,作为民营医院的三博脑科医院成功加入首都医科大学体系,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及神经外科学院三系,与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并驾齐驱。随后,三博的神经外科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专科,正式加入“国家队”。在北京市卫健委每年发布的专科排名中,神经外科方面,北京共有四家医院入选:天坛、协和、宣武、三博。其中,“手术难度”这一项,三博一直名列榜首。
2018年,北京的三博医院被选为“国家卫健委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之一,在全国148家入选医院中,三博是仅有的两家民营医院之一。据了解,在三博的医疗服务定价体系中,药品占比仅13%,耗材占16%,两项总和不超过30%。相比之下,其他许多医院的这两项比例至少超过50%。三博脑科更倾向于以前沿技术给患者带来健康。
03
年度营收破11亿
民营医院巨舰
五地六院 布局全国
目前,三博脑科在运营中的医院共有6家(包括1家试运营医院),分别是北京三博、昆明三博、福建三博和河南三博四家神经专科医院,以及重庆三博江陵和重庆三博长安两家综合性医院。这些医院是通过自建、合资、改制等多种方式在各地区成功拓展的。
诊疗范围
在诊疗范围上,三博脑科涵盖了几乎所有类型的神经专科疾病,包括大量的疑难杂症。其治疗范围包括功能神经疾病、脑肿瘤疾病、脑血管疾病、脊椎脊柱疾病、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内镜治疗疾病、神经内科疾病以及神经介入科疾病。
收入结构
从收入结构来看,北京三博院区以及重庆三博长安、江陵三个院区贡献了三博脑科80%的收入。其中,北京三博是三博脑科的核心医院,实行“医教研”一体化的学院型医院。自2019年起,北京三博在三博脑科的营收中所占比例约为40%。
竞争能力
从医院核心竞争能力的手术难度方面看,神经外科手术通常分为四个级别,级别越低,难度越低。而脑内血肿消除术和颅底肿瘤手术通常属于较高难度的三、四级手术。作为三博脑科的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北京三博每年进行的三、四级手术数量占比超过85%。
营收情况
从业务角度来看,三博脑科的收入主要来自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两部分。在报告期内,公司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接近75%,药品销售收入仅占25%左右。2020年,尽管公司床位利用率下降,但药品销售占比略有上升。在三博脑科的医疗服务收入中,超过85%来自住院患者。2020年,住院患者的总收费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78.97%。
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招股书显示,目前三博脑科下属共6家医院运营。事实上,专科民营医院投资回报周期一般都非常长,且需要一定的培育期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目前在三博脑科的6家运营医院中,昆明三博、河南三博还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4月,湖南三博脑科医院建设项目启动,预计将于2024年2月竣工后投入使用。
在这种收入构成模式下,2018年至2020年,三博脑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10.19亿元和9.87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5.8万元、5085.21万元和6174.14万元,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营利双双出现下滑。疫情结束后,医疗市场复苏,群众对神经专科医院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再叠加2家在建医院将在24年投入运营,三博脑科未来有着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
04
国产神经器械井喷
助力医院业绩高速增长
进口替代进一步加速
神经外科高价值医疗耗材属于高科技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行业门槛。尽管我国在国产神经外科高价值医疗耗材的发展较晚,与进口产品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国家实施一系列鼓励政策以促进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发展,如审批制度的优化、高端器械列入国家扶持目录等,神经外科这一医学领域的高端学科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资金扶持和优先审批通道的推动下,许多创新产品得以问世。随着国产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改变,进口替代速度将逐步加快。国产神经医疗器械推出,可为医院减少成本,带来更大利润。
以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已切入国产神经器械替代市场:
沛嘉医疗
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港交所代码09996.HK)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家医疗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沛嘉医疗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和脑血管介入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和生产,涵盖了国内相对全面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
归创通桥
归创通桥作为神经介入和外周血管行业的领导者,拥有国内管线最完整的神经产品线。其核心产品包括蛟龙取栓支架、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等,已有多款产品获得优先上市资格。预计到2025年底,还将有15款神经血管介入产品获批。
心玮医疗
心玮医疗作为神经介入领域的佼佼者,已推出7款产品,覆盖预防类、缺血性、出血性、颅内动脉瘤和通路类等五大类别。公司还计划扩展到电生理治疗射频、冷冻、脉冲产品、血管介入机器人和神经导航系统等领域。心玮医疗已成功引进多家知名资本投资,包括2020年7月完成的8900万美元C轮融资以及随后在2020年9月和12月分别获得LYFE Columbia、SherpaStrokemed、Lake Bleu和高瓴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这些公司在神经外科高价值医疗耗材领域的发展,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都有助于推动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发展。随着这些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产神经外科高价值医疗耗材市场将逐步减少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加速进口替代的进程。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医疗器械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神经外科领域提供更多优质且高性价比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民营医院一向被人冠以“诈骗”的名号。经过多年的医疗改革,市场沉淀,以往主要靠信息不对等,诈骗而运营的劣等民营医院正在逐渐被市场淘汰。受限于公立医院薪资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原本在公立医院任职的顶尖专家开始创业,办医生集团、开医院、诊所,和三博脑科类似的医生办医,促使社会办医层次持续提升,成为向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一股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