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乘势起 再造新高峰 人才篇丨打卡双鹤湖 筑巢聚英才
2023年8月17日 《河南日报》 03版
为了加快推进中原医学科学城建设,郑州航空港面向全国广招人才,用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用才的胆识打造人才高地。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郑州航空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指挥部,对部分引进的青年人才进行专访,请其畅谈来港区工作前前后后的心路历程。
“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港区为引进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全面保障,如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这些都是吸引我来到这里的重要因素。”
马丙钧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7月份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中丝路引才行动”来到港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指挥部工作。
“我主要负责生物医药方向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工作。来到指挥部后,领导特别重视我们新员工,认真倾听我们对生物医药发展提出的建议。工作之余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问题,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工作、生活条件。”8月16日,马丙钧和记者谈起来到港区工作后的感受。
马丙钧说,在这里工作近一个月,最大感受是大家都在全身心投入工作。“身边同事都很优秀,有中科院的博士,还有同事在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工作过多年,经验相当丰富。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全力投入工作,争取早日独当一面!”马丙钧谦虚地说。
马丙钧说,郑州航空港发展速度很快,是我省开放高地,是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为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舞台。
“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是港区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作为一名医学硕士,我可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进行分析和研判,为港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马丙钧说,港区交通便利,从家里出发开车走机场高速只需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单位;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港区为引进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全面保障,如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这些都是吸引我来到这里的重要因素。”
位于中原医学科学城片区的双鹤湖中央公园,占地面积2000多亩,水域面积45.8万平方米,水与城、园与丘、花与田辉映,演绎了水中有园、园在水中的生态绿色景观。
马丙钧说,他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这里非常生态宜居,在园博园可以欣赏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园林艺术文化,在苑陵故城遗址公园可以登高望远、凭栏怀古,在双鹤湖中央公园可以体验水系和绿廊形成的生态体系。”
谈及未来,马丙钧说,中原医学科学城致力于打造国际医学科创区,未来将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豫国家医学中心形成医学医药医疗创新发展高地,实现城港融合、一体发展。
他说,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引进医学类高校,成为我省医学教育的高地;这里会引进国际知名的医疗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可带动就业;这里会建设综合医院,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努力。”马丙钧信心满满地说。
“港区的快速发展呼唤天南地北的优秀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来港区就业创业,共享发展机遇。”
张思远是开封市尉氏县人,老家所在的大马乡自去年划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代管后,她因此成了“港区人”。张思远本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硕博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所学专业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我本硕博所学的专业都是生物,今年在网上看到港区正在开展‘空中丝路引才行动’,就报了名,经过考试顺利进入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指挥部工作。”张思远说。
张思远告诉记者,女孩子比较恋家,工作地点离家近,也更方便看望家人。来到单位后,感觉这里工作条件很好,食宿都安排得很到位。离开老家多年,回来后发现港区变化太大了,以前只有富士康和机场,现在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了。高铁站、临空生物医药园、比亚迪、超聚变……每一个IP都记录了港区的快速发展。
虽然入职只有几个月,但张思远却感触颇深。“我觉得指挥部的前辈和新同事们工作能力都十分出众,作为新人要多向他们学习,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张思远说,在郑州航空港的规划中,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板块是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自己的工作岗位重要、充满挑战,这更激发了她努力拼搏的斗志。
张思远也不忘为家乡代言。她说,郑州航空港是我国首个、目前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省委、省政府集全省之力打造港区,可以说港区未来大有可为。“港区的快速发展呼唤天南地北的优秀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来港区就业创业,共享发展机遇。”
入职以来,张思远主要从事省医学科学院及相关研究中心、医院的选址、入驻、人才住宿安排等事项的对接。“7月15日举行的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揭牌仪式,对我们来说是大事。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我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合力完成了会议保障、协调对接等工作。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感到很欣慰。”张思远说。
中原医学科学城是郑州航空港二十一城建设的重中之重、点睛之笔。张思远说:“未来,中原医学科学城将为河南、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我对此坚信不疑。”
“我们经常跟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接触,其中不乏世界500强,我觉得每一次工作洽谈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郭迪是河南许昌人,今年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中丝路引才行动”来到港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指挥部工作。8月16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和港区很有缘分。”
2018年,郭迪从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到河南,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工作。他被分到了南方航空公司航线维护岗位,负责飞机日常维护,和同事们在北港合租房子,一起上班、生活。目前,同一批工作的校友、同事大都已在港区安家。
2021年9月,郭迪离开南航,攻读山东农业大学金融专业硕士。今年毕业前,他接到了南航一位前同事推送的“空中丝路引才行动”报名链接。经过多个环节,他一路过关斩将又回到了港区。“北港变得更热闹了,长安路两边又多了几个小区,通往许昌的地铁站也修好了。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可能这就是我与港区的缘分。”郭迪感慨道。
郭迪认为,他所在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指挥部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平台,“我们经常跟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接触,其中不乏世界500强,我觉得每一次工作洽谈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在引入医学相关企业入驻方面,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指挥部发挥了重要作用。郭迪告诉记者:“项目洽谈阶段,指挥部直接参与相关会议,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前期研判阶段,也需要指挥部结合行业、区情,进行科学严谨细致的评判。后期项目的实施落地阶段,指挥部也会做好指导,帮助推动项目开展。”为了加快推进工作,指挥部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图及时限表”,每个环节都有流程和严格的时间限制,这也倒逼大家提高工作效率。“这些务实举措受到了企业的好评。”郭迪表示。
郭迪说,中原医学科学城的建设,对于提升我省医学医疗医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省医学科学院的示范效应下,随着众多科研院所入驻,中原医学科学城未来一定会成为郑州航空港区“21城”中耀眼的明星,也将是中部地区医学相关专业科研人员、毕业生的向往之地。
“我发现港区发展日新月异,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便想着有机会一定参与进来,共同见证郑州航空港第二个‘黄金十年’。”
“我来港区工作,源于在央视看到的港区的推介视频,‘建设空中丝路、诚邀八方英才,河南郑州航空港’,虽然只有短短的10秒钟19个字,但足以让人震撼。”李博文对记者说,视频中机场、高铁站、科研院所、人才公寓等元素现代感十足,看完令人热血沸腾。之后,他又搜索了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诸多信息,发现港区发展日新月异,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便想着有机会一定参与进来,共同见证郑州航空港第二个“黄金十年”。
今年,毕业于省委党校的李博文终于满足了心愿,通过“空中丝路引才行动”来到郑州航空港,就职于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建设指挥部。
“港区营造的就业创业环境非常有利于青年人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也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李博文看来,郑州航空港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吸引广大青年人、众多人才来港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集中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一次性拿出岗位全省最多;“空中丝路引才行动”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以30万元至50万元年薪诚邀天下英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科创投资集团总经理等4名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最高年薪60万元;发布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黄金十条”,年内要用真金白银好政策,引进青年人才5万人,努力打造天下英才向往之地和筑梦之城。
为了给青年大学生来港区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郑州航空港还推出了免租人才公寓政策,为应届博士、硕士和全日制本科生提供1—3年的免租政策。“这对青年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李博文说,“大家都说港区在打造青年友好城市,我们来到这里后,更是深深体会到港区留住人才的满满诚意。”
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将完善郑州航空港发展的产业布局,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补上我省在医药领域发展的短板。对于这片热土的未来,李博文充满信心:“随着中原医学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将会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港区,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产业入驻产业园,这里将成为港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对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