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近日完成首次海上试航,计划于今年年底交付。记者在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外高桥地区采访获悉,围绕邮轮供应链本土化,外高桥区域正在积极布局,加快建设邮轮特色产业园,实现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的双赢。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外高桥船厂出坞。新华社记者丁汀 摄
作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一艘大型邮轮的零部件超过2500万个,在全世界拥有数千家供应商。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目前已吸引了一批邮轮供应链企业在外高桥地区集聚。
“国际上,邮轮产业的本土化率高达80%,空间分布上呈现集群特征,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形成了多个邮轮产业基地。”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所在的浦东新区高东镇镇长马英波说,预计国产大型邮轮的供应链本土化率会逐年提高,配套产业大有可为。
落户高东镇的上海凯航通力船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大型邮轮提供厨房设备的企业。“一艘大型邮轮好比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要为五六千人提供餐饮,对厨房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凯航通力副总经理张肄臻说,一艘大型邮轮的厨房设备订单金额可达数千万元人民币,国产邮轮制造和配套供应链大有可为。
为大型邮轮配套制造的厨房设备。(姚舟怡 摄)
上海兆和通风工程有限公司为大型邮轮提供通风系统。“一座普通海上钻井平台的通风系统管路长度不到1万米,而一艘大型邮轮的则可达12万米。”兆和通风工程总经理冀德才说,为大型邮轮做配套,要调动整个长三角的船用通风系统技术工人。
“当前,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建造中。未来,国产大型邮轮如果实现批量化制造,对相关配套产业将产生强大的拉动力。除了供应国产邮轮,我们还可以积累经验走向国际市场,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冀德才对此充满希望。
根据已发布的外高桥地区邮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上海外高桥地区将初步建成世界级邮轮制造总装基地、服务全国并辐射亚洲的亚太邮轮物供基地。
马英波表示,为落实规划,高东镇在原有工业园的基础上挂牌成立浦东邮轮产业园,一方面推动邮轮上下游配套产业龙头项目入驻,另一方面在邮轮产业人才落户、创新创业和住房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
“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产业链,吸引企业总部、邮轮运营、邮轮制造等相关业态加快集聚,推动邮轮旅游免税购物等消费新业态发展。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移动的海上城市’在外高桥迎风启航。”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赵峰说。(记者何欣荣、杨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