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27日报道,欧洲的高通胀仍未得到缓解,月同比涨幅高于日美。有计算显示,一半的通胀都是企业通过涨价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和搭便车涨价所致。工资增长速度跑不赢物价上涨的速度导致消费疲软。对日本来说,欧洲的苦恼并非可以隔岸观火的事情。
阿斯达、塞恩斯伯里、乐购公司……多家英国知名连锁超市在7月前被纳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的监管,原因是一些企业涉嫌非法涨价。虽然最新报告显示它们仍属“清白”,但催生了新词——贪婪通胀。
发达国家曾长期与高通胀无缘。但就在美国的通胀逐渐放缓时,欧洲的通胀却依然居高不下。7月,德国食品价格涨幅已经连续15个月超过10%,英国更是超过了14%。
即使通胀高企,人们也不能不吃不喝,所以食品价格飙升对民众无疑是关乎生死的大问题。欧盟委员会就过去一年间民众对于家庭开支负担增加的实际感受进行了调查,发现低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远比统计数据强烈。
对于生活水平下降的不满导致欧洲各地罢工频仍,批评的矛头直指政府,当局不得不对企业加强监管。
企业受到质疑不是没有理由的。奥纬咨询公司对70家欧洲食品零售和制造企业的分析发现,2022年,显示企业盈利能力的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在食品巨头中增长12%,零售商增长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支持“贪婪通胀”一说,其发布的分析结果显示,欧洲物价飙升的原因,几乎一半都来自企业利润的上升。如果剖析2022年的通胀贡献度就会发现,企业利润贡献了45%,进口成本上涨贡献了40%。
企业通过涨价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上市企业也面临着股东的压力。在欧洲,企业之所以受到前所未有的抨击,主要是工资上涨率相对较低。
经合组织对各成员国的劳动成本和企业利润进行了计算。在比较2023年第一季度和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第四季度后发现,在德国,企业利润增长了24%,而劳动成本仅上升13%。欧洲大多数国家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另一方面,美国的人工成本涨幅则大于企业利润增幅。
美国7月的零售业销售额连续四个月保持环比上升,同比也维持着正增长。而6月欧元区的这一数据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处于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通胀导致的实际收入下降。
在日本,食品通胀仍在继续。经合组织的统计显示,7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3.3%,仅就涨幅而言高于美国。其中食品涨幅达到9%,已经逼近欧洲。
一向被认为对涨价态度谨慎的日本企业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在削减经费方面绞尽脑汁,但通过涨价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已经不可避免。经合组织计算的日本企业利润增幅为4%,是七国集团中最低的,工资增长也陷入停滞。“没有贪欲”的日本企业虽然一直努力遏制涨价对家庭开支造成负担,但也已接近极限。
长期的工资和物价低迷导致日本与海外的购买力差距不断拉大,造成了“廉价日本”的局面。欧洲企业在遭到批评后开始正视改善员工待遇的问题。能否实现以合理的利润为原始资金令工资可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如果单纯通过涨价解决问题,日本的经营者也将遭遇世人严厉的目光。
8月15日,顾客在英国艾尔斯伯里的一家阿斯达超市购物。(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