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侯瑞宁
界面新闻编辑 |
“原来沙特没有想象中那么富有。”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来到沙特达曼市的情景,中石油管道局(下称管道局)国际公司沙特NGCP项目经理孟献强记忆犹新。
七年前的8月,当飞机稳稳地降落在达曼机场,孟献强走出舱门的那一刻,40多度的热浪迎面而来。常年在中东国家工作的他,对此早已习惯。让他颇感意外的是,从机场到驻地的柏油路坑坑洼洼,沿途的城区建设也比较老旧。
当时,孟献强的身份是管道局沙特拉斯坦努拉项目首任项目经理。这是管道局在沙特的第一个项目,他也成为首批拓荒者。
张建军对达曼的初印象,和孟献强类似。他来这里已经18年了,目前任职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下称东方物探,英文简称BGP)沙特项目部副经理。
“物探的海外项目一直保持高效运作。”微信语音那头,传来张建军略显沙哑的声音。作为项目管理者,他需要24小时开机,随时保持与项目的联系,以便做好支持与服务。
多年来,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石油在沙特的市场拓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在建和运行中的工程项目亿超过十个。其中,东方物探三个三维采集项目、管道局四个管道施工项目为大型项目。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界面新闻采访了中石油上述项目的两位负责人。他们见证了中石油在沙特市场从弱小到壮大的历程,也见证了中沙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叩开市场大门
“沙特基本见不到磕头机。”张建军称。
磕头机即抽油机,在中国陆地油田很常见,用来从地壳深处抽取石油,而沙特储量丰富地区的油井大都是自流井,埋藏浅、储量大。“夸张点讲,挖一口就能出油”。
但沙特仍有巨大的油气勘探处女地,地表情况复杂,比如山地、沼泽地、断崖、砂石等,进行物探作业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沙漠进行物探作业,动辄五六十度的地表温度,很容易中暑,而且沙地绵软,物探车经常陷进去。
这些都给施工带来了难度。张建军和同事们做出了快速的适应和克服。如今说起这些,他显得风轻云淡。
沙特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2019年,沙特石油储量超过400亿吨,占到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7%。2022年,其石油年产量约6亿吨。
达曼是沙特现代石油工业发源地,沙特阿美的总部就设在这里。上世纪30年代,沙特阿美的前身——加州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在达曼发现并开采出了第一桶石油。该公司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沙特设立的子公司。
沙特阿美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沙特唯一的国家石油公司。在管理上,该公司沿袭了美国石油公司的管理标准,对安全、设备、技术和作业能力的要求极高。
进入沙特,就意味着进入了全球石油高端市场。但要想叩开沙特市场的大门,并不容易。
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石油“走出去”战略下,东方物探将沙特列入了国际业务开拓的重点市场,1999年在沙特注册成立了BGP阿拉伯有限责任公司。
直到2003年,东方物探才在沙特斩获了第一个项目——S47二维勘探项目。
S47项目从开工到结束历时六年,于2009年结束,拥有2.9万多公里测线长度,进行了160多次营地搬迁,创造了1000万安全工时零事故事件,逐步赢得了沙特阿美的认可。
管道局比东方物探进入沙特市场晚一些。
2009年,中石油管道局成立了沙特分公司,也因为对当地市场不熟悉,进行了多年碰壁与摸索。直到2015年,该公司才进入了沙特阿美承包商名录,获得了项目投标资格。
2016年,管道局在沙特获得拉斯坦努拉管道EPC项目。项目合同额3.3亿美元,管道全长250公里,于当年8月8日开工。
孟献强明白,作为管道局在沙特的首个项目,拉斯坦努拉管道项目是一张“通行证”。干得好,他们就会成为沙特阿美的合作伙伴;干得不好,则会出局。
该项目面临两大难题:第一需要拆除靠近居民区的旧管道,置换成新管道,因为在沙特阿美管廊带内施工,所以施工许可办理面临很大挑战;第二项目涉及热开孔作业,属于高危作业。
虽然孟献强在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工作多年,负责的项目多次受到业主肯定,但与沙特阿美接触下来,他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沙特阿美的管理体系非常完备和严谨,项目文件和许可审批周期很长。”孟献强说,这使得前期设备和人员无法快速进场,项目进度出现了滞后。
为了提高效率,孟献强决定转守为攻,组织项目团队快速编制好各类文件,催促业主审批。“沙特阿美都让我们催烦了。”孟献强和团队还协调各方,缩短设备入场时间。
几经磨合后,双方默契度增加,工程进度赶了上来。该项目的年度收入和利润超额均完成指标。管道局逐渐取得了沙特阿美的信任。
站稳脚跟
依靠第一个项目叩开沙特市场的大门后,后续的项目接踵而至。
2018年,孟献强开始负责管道局在沙特最大的在建项目——NGCP项目。这是全球最大的油田加瓦尔油气田增产提效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低碳转型战略重点工程之一。
NGCP项目主要包括井口仪表改造、管汇、场站改扩建、支线和干线管道敷设等,不同管径管道长度约940公里。
“从业近30年以来,这是我遇到的一块‘硬骨头’。”孟献强对界面新闻称,该项目包括井口整修施工476处,穿越在役管道和道路5000余处等。
“不仅有众多的管道穿越,而且全是石头,根本凿不动。”孟献强介绍,该工程在技术上没有难度,但施工和许可办理非常难。
更难的是疫情对工程的进度影响。2020年4月,沙特疫情严重。当月15日后的两周内,项目组1500多人被封在营地。封控后期,外籍雇员全部几乎离开。“一夜之间,一个团就没有了。”这给孟献强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为疫情,200多名中国员工心理也承受了极大压力。安抚员工情绪、动迁员工回国成为孟献强的日常工作。
直到2021年4月,NGCP工程再次动工。截至今年7月31日,NGCP项目无损工时突破2200万小时,项目计划近期建成。
截至目前,管道局在沙特先后执行五个项目,合同额超14亿美元。
在张建军看来,东方物探在沙特站稳脚跟是在2009年左右。S47项目成功运作后,东方物探接连中标S49、S51、S52等八个项目。
特别是2009年,沙特阿美公司发标三个地震采集项目:S53、S63和S64,最终通过评审全部授标给了东方物探。
据张建军介绍,东方物探不仅专业从事陆地二维三维勘探,且在过渡带及海洋勘探、处理解释和油藏、VSP等技术上也经验丰富。
三维地震技术是在二维地震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是用一条线检测,三维是用九条线同时接受地震信号。”张建军介绍,到2012年项目组可以用60多条线同时铺开进行震源检测。
这也意味着东方物探的技术、设备和施工组织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些高效采集项目很多都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仪器采集系统和震源激发装备。”张建军称。
占领高端市场
今年5月,东方物探在沙特中标了五个大型陆海地震勘探项目,合同总金额创全球物探史新高。
据《中国石油报》报道,此次招投标历时一年多,东方物探在与10余家国际知名油服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方物探希望以此项目为突破口,推动自主先进技术和自主软件装备等走出去,推动公司整体业务迈向全球物探产业链高端。
张建军对界面新闻称,截至今年年底,东方物探在沙特将运作八个地震勘探项目,作业规模和经营效益均创历史新高。
目前,东方物探已经成为沙特市场占比最大的物探作业承包商。
除了中石油自身开拓市场的努力之外,“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企在沙特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2016年1月,中国和沙特发布《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进一步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关系。
去年12月,中国与沙特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愿景”对接实施方案》,共同推进两国基础设施、产能、能源、贸易和投资、财金、人文等领域合作。
“随着两国关系走向深入,我们与沙特阿美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孟献强觉得,“一带一路”对沙特项目的推进产生了提速的作用。
中石油以此为契机,与沙特阿美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去年,东方物探首次与沙特阿美举办了“一对一”的高端技术研讨会,展示了其在采集、处理、解释及非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技术实力。
在沙特做工程的同时,中石油等中企也为当地培养了人才。
根据属地原则,在沙特的中企需要招聘20%的本地员工。为此,管道局和东方物探都制定了专门的培养和管理计划,东方物探还成立了人才培训中心,为沙特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我们非常希望有很好的当地年轻人建设这个国家。”当孟献强把这个想法告诉沙特阿美对接人时,“对方捧着我的额头,亲了一口”。
上一篇: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