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卖家电老头何享建,竟然掀起了新能源的风暴!当人们得知他背后的推手是美的集团入股新能源企业合康新能时,一时间议论纷纷。毕竟,在大家眼中,美的只是小家电企业的领军者,但这位已经隐退多年的老人,为何选择这个时候重新出山?或许从何享建的创业历程中,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
1
随着家庭的贫困和缺乏前途的压力,年幼的何享建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不安分。他并不满足于农耕的平凡生活,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追寻梦想,他偷偷离家,到一家小工厂做学徒,并努力获得技能,为改善家境做出贡献。
起初,何享建的梦想只是能够买到一双鞋和体面的衣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抱负远不止于此。通过机遇洞察力和聪明才智,何享建从一个学徒一路晋升到了北滘街道办的公社干部,并负责解决就业问题。
然而,北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没有任何就业机会可言。面临失望和困境,何享建毅然决然地带领22名村民筹集资金,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冒险创办了一家小型塑料加工作坊。
这个小作坊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何享建和他的伙伴们充满了创业的热情和勇气。塑料瓶盖、汽车挂车刹车阀、电风扇厂零配件,他们不断转换生产产品,不断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许多人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没有人能像何享建那样抓住机会,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在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22位兄弟中,何享建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思维,挖掘出了一个让他们迅速发财的商机——电风扇。
然而,他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不仅没有生产电风扇的经验,而且缺乏专业技术。于是,何享建决定寻找有经验的工程师来帮助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次跑访,他们终于请到了一位资历深厚的老工程师。通过老工程师的指导和他们自身的聪明才智,他们迅速掌握了生产电风扇的技术,并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明珠牌"风扇。
"明珠牌"电风扇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个由23人小作坊扩张而成的小型工厂在当时的时代已经创造了超过300万的年产值。何享建从组长变成厂长,从一个贫穷的渔夫腾飞为顺德的第一批万元户。
然而,挑战并没有终止在此。
2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何享建不仅实现了个人财富的积累,还为众多追求财富的人们打开了眼界。改革开放给予了中国人勃发的商机,尽管当时中国人购买不起高档家电,但小家电如风扇的需求并不高,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
风扇的生产技术要求不高,制造工艺也较为简单,只需要一点点学习,几乎每个人都能够生产。因此,无数人都看准了风扇市场,纷纷涌入这个领域。
各类品牌和制造商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风扇市场形成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战。初期,战况尚不激烈,而美的凭借市场先机和产品质量上的口碑,在群雄逐鹿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国内市场的日益饱和,何享建意识到,即使美的在最后撑过这场竞争,也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
因此,在国内同行们仍在为市场份额争夺而奋战时,何享建敏锐地将目光转向了海外。当时,由于欧美风扇行业的高昂人工成本,这个行业早已陷入低谷,世界风扇市场主要被韩国和台湾的企业占据。
何享建深知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人工成本优势,而韩台两地却能凭借自身的成本优势称霸世界。在他看来,既然韩国和台湾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为什么中国不能?
何享建果断地决定不再与国内同行争夺市场地盘,而是开拓海外市场。他将美的全部资产抵押给银行,大规模贷款,并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全塑型“彩虹”系列风扇,接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和质量攻关,将产品质量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将成本降至最低。
一切准备就绪,美的如利剑般杀入世界风扇市场。事实证明,何享建的决策是明智的。美的的首年出口额就达到5500万元,次年更是突破亿元。此后,美的在世界风扇市场上的成绩越来越出色,美的工业城每年生产600万台风扇,其中70%以上出口到36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超过千万美元。
美的这场海外突围战略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洞察力和大胆的决策能力,赢得了辉煌的胜利。而对手"长城"和"菊花"在国内竞争中苦不堪言时,何享建已经在世界市场立足稳当。
很多年过去了,人们回顾起这段被写入哈佛经济学教科书的战略转移,仍然惊叹不已。在国门刚刚开启的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意识到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性。
何享建以其卓越的市场洞察力和勇于决策的气魄,换来了这场胜利。美的不仅在风扇行业站稳了脚跟,更让这位小学学历的创业者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和认可。
3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风扇市场竞争激烈的大战中脱颖而出的美的集团,成功地将视野放眼全球,拓展国际市场。然而,何享建深知市场竞争的残酷,明白局限于国内一亩三分地,注定无法在全球市场立足。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美的必须转变角色,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在经过了风扇大战的艰辛历程后,何享建敏锐地意识到,美欧、韩国和中国台湾退出风扇市场并不完全是我们的胜利,而是他们选择主动让位给我们。这启发了何享建的思考,他意识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继续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徒劳无功,必须迈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因此,何享建积极规划了美的集团的第二次战略转型,押注在当时前景看好的空调产业上。尽管他并不是唯一看好空调前景的人,有些公司甚至比他更早进入了这个领域,但何享建毫不担心。
借鉴了风扇大战的经验,何享建将美的空调的竞争优势定位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走高端路线,而不是依赖低价竞争取胜,与同行产生鲜明差异。
美的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何享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维。
当国内技术滞后,外资合作成为何享建的选择。他决定将规模扩大,提升品质,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大干一场。
然而,正当何享建与外资企业谈判妥当,空调公司开始动工建设之时,国家却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打击投机倒把,禁止个人未经允许贩卖工业品,取消对初办企业的免税规定,要求所有企业按章纳税。
这些规定对何享建来说来的太突然,外资迅速撤离,工厂建设几乎陷入停滞,之前销售火爆的风扇开始积压在仓库里。
面对这个局面,许多曾经信誓旦旦要跟随何享建一辈子的员工也开始纷纷找借口离开。连一直支持着何享建的美的元老们都劝他放弃空调业:“现在风扇都卖不出去,我们不要冒险了。”
然而,何享建却没有被动摇。他冷静地分析形势:“空调热潮即将来临,如果我们放缓脚步,就会错失良机;而如果我们晚出击,空调大战来临时就只会被打败。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坚决行动起来!至于政策,那只是暂时的,我们必须在新政策推出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凭借着这股坚定不移的决心,何享建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四处筹资,引进了德国、日本、美国、瑞士等国家的先进设备,迅速建成了一个年产50万台各式空调的现代化工业城。
随后,美的与日本芝浦公司合作生产微电机,与日本东芝公司签约,在空调技术上展开合作。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缩小了美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使其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份额。
就在何享建的战略部署完成之时,美的以12亿的募资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乡镇企业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凭借着募资得来的巨额资金,美的在即将到来的空调市场大战中信心满满。
然而,何享建并不仅满足于资金和技术上的领先,他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时尚眼光。在电视还普及不久的年代,他不惜重金邀请当时如日中天的巩俐为美的代言。
这一举动再次震惊了众人!
虽然当时巩俐的代言费用高达百万,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结果证明了何享建的眼光。在“美貌”与“实力”的双重加持下,美的迅速杀入空调市场,一举占据了行业前三的位置。
仅仅一年后,美的的销售额就突破了20亿,在广东企业中享有盛誉。
4
然而,当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为亿级集团时,何享建面临着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问题。
市场反应迅速且残酷,美的净利润率和销售收入急速下降。此时,何享建深思痛觉,认识到旧有的管理方式已经陈旧僵化,迫切需要创造一个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否则美的将被内部的低效困扰而逐渐衰败。
于是,何享建着手研究各种国外管理模式,并决定以松下事业部作为学习管理的样板。他也非常果断地召集了当初与他共同奋斗的二十二个兄弟开会,以玩电脑的方式来鼓励他们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尽管有些元老内心不服,觉得自己在外也是一名顶级领导,却在这里被公开羞辱。然而,何享建以威严和凝重的语气,向他们展示了当前美的面临的困境,并用情感和理性的方式解释自己的改革动机和承诺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
元老们经过何享建的软硬兼施的影响,表示将积极配合他的改革,没有埋怨他忘恩负义的情绪。茶会结束时,元老们的气势也逐渐消退。
众所周知,何享建曾以一杯茶的方式和平地完成了“杯茶释兵权”,这一充满智慧的举动可谓前无古人。而在这之后,他开始积极招募各地的人才,坚定地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何享建宁愿放弃巨额利润,也不放弃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这种信念深深影响着整个美的团队。
美的集团的组织架构和人才体系得到了何享建的精心梳理和搭建,而他也大胆放权,坚持将专业工作交给专业人才。他深知通才要信任专才的道理,从而让美的的核心团队充满了专业化和高效率。
尽管何享建草莽出身,却没有沉醉于权力的滋味中。他经常去国内外考察市场,以便制定新的竞争策略。这种精明的市场洞察力成为美的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何享建也经常到总部转转,确保即使他不在美的,公司仍能正常运转。
正是通过这番大刀阔斧的改革,美的得以脱胎换骨,在市场中迅速振作起来。然而,在制定美的扩张战略时,何享建竟意外地出现了失误。但他认识到错误并意识到年华已逝,知道是时候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位接班人了。令人意外的是,在家族企业继承风行的广东,何享健将美的集团董事长的职位交给了方洪波。
虽然何享建辞去了董事长职位,但他并没有完全退出美的,仍时常到总部探望,与方洪波交流公司的近况和发展前景。这种持续交流让美的保持了创始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如今,美的已经进入了方洪波时代,但何享建的精神却一直融入美的的发展之中。他所具备的敢闯、敢拼、敢超前、敢颠覆的精神在美的中得以延续。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以家电起家的美的能够如此勇于突破,将自己从“白色家电”的标签中解放出来。何享建在企业传承中留下了坚持创新和勇于冒险的基因。
结语
总结来说,美的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何享建的敏锐市场洞察力、创新思维和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决策。通过勇于冒险和不断创新,美的成功地进军全球市场,并在风扇和空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何享建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展现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智慧。他不畏艰险,积极规划美的的战略转型,并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他还展示了自己的时尚眼光,邀请巩俐为美的代言,进一步增加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面对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问题,何享建勇于改革,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培养,并放权给专业人才。他深知通才要信任专才的道理,使得美的的核心团队充满了专业化和高效率。尽管何享建在管理上曾犯错,但他能够识别问题并及时调整,将接班人的重任交给了方洪波,保持了公司的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美的集团的成功离不开何享建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