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30年垄断,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传感器新赛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宋莉 李若一)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金新航近日告诉记者,他自己没想到,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在短短一年内会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并高效投入生产。
他说的这条高精度传感器自动化生产线,去年11月在西安西咸新区沣东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正式投产。
“尽管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建成了这条传感器生产线,但实际上,这背后是我们团队近20年的科研工作成果。”金新航说。
去年2月,金新航所在高校研发团队创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砺芯慧感目前有三大核心产品,分别是薄膜铂电阻传感器、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和高温薄膜热流传感器。
以薄膜铂电阻传感器为例,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金新航解释,尽管这款传感器售价在10元以内,但是,它在诞生之初,30余年的时间都是被国外垄断的。现在,由于该企业突破了关键生产工艺,使得传感器满足国际标准,从而实现国产化的完全替代,生产成本与国外产品相比降低了20%,砺芯慧感成为国内首家量产薄膜铂电阻企业,市场前景可期。
即便如此,金新航所在团队在创业之初,除技术攻关外,还是有不少顾虑。
得知这一情况后,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其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金新航也由此了解到“科技成果转化虽然很难,但是很有意义,也是能够实现的一件事情”。
在新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砺芯慧感仅用一个月,走完了审批、评估、专利出资到位等流程,落户西安西咸新区沣东创智云谷,成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孵化企业之一。“秦创原”于2021年3月启动建设,打造出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难题,2022年3月,陕西在75家高校院所开展“三项改革”试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许多高校教师和高校科研人员将专利技术“释放”出来,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享受这项政策红利的,不只是金新航所在团队。最新数据显示,“秦创原”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500支。
对金新航而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他不仅坚持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初心,并将所学所研通过成果转化,既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也服务于国计民生,“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他也从一名科研工作者成为一名科技型企业创办者,跻身传感器研发“新”赛道。